寻根溯源
编者按
每一处地域的称谓,都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背景、生活习俗息息相关。探究家乡名字的来历,从中了解家乡的历史,感受乡音、乡土、乡风,唤回温暖的文化记忆,凸显家国情怀。张垣方志近期梳理了张家口市及各县区名称来源的相关资料,以飨读者。今天向大家介绍赤城县名称的来历,欢迎在文章后与我们互动留言。
赤城县名称的由来
赤城历史悠久。今日之赤城辖区,历史上由三块地域构成,即赤城、龙关(龙门)、黑河川。
龙关,自唐代长庆二年(年)置龙门县,因北境有龙门峡(舍身崖)而得名,元至元二年(年),并龙门县入宣德为龙门镇,至元二十八年(年)改为望云县,明宣德六年(年)废县置龙门卫,清康熙三十二年(年),改龙门卫为龙门县。中华民国三年(年),为了不与广东省龙门县重名,取县境内龙门关之义定名为龙关县;赤城自北魏起,先后置赤城镇、赤城站、赤城堡、赤城道、赤城县等;黑河川地区地处长城外,未有县级及以上地方政权建置,隶属也几乎与龙关、赤城无关。
赤城历史上为军事重地。战国时期,燕破东胡,“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史记》卷《匈奴列传》);北魏“慕容贺驎破贺讷于赤城”(《魏书》卷2《太祖纪》),“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魏书》卷3《太宗纪》);尤其明代,宣德年间置有龙门守御千户所、滴水崖堡、马营堡、松树堡、半壁店堡等,为宣府镇北路的军事要塞。历史上,开平卫、龙门卫曾与天津卫齐名。赤城、龙关在历史上有分有合,相互辖管。新中国成立后,赤城、龙关两县并存,黑河川东卯属四海县;年,东卯划归赤城县,境内仅龙关、赤城二县;-年二县合一,驻地龙关,名为龙关县;年县驻地迁赤城,县名更为赤城县,形成今之赤城县域。
今赤城境内最早可以追溯的的地名当属“造阳”,《史记·匈奴列传》载,“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汉书·匈奴传》载,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年)“汉亦弃上谷之斗辟县造阳地以予胡”。关于造阳的位置,目前故址无可确考,但大多数认为应在今赤城县独石口附近。《辞海》(年,上海辞书出版社)造阳条载,“造阳,古地名,在今河北省独石口附近”。
赤城县名称的由来
赤城之名,始见于谭其骧先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十六国》图。有文字记载,应始于北魏。北魏郦道元《水经·沽河注》载,“赵建武年(石虎年号,公元—年),并州刺史王霸为燕所败,退保此城。城在山阜之上,下枕深隍,溪水之名,籍以变称,故河有赤城之号”。这应是迄今发现史书关于赤城最早的记载。从记载的内容看,发生在十六国时期,这和谭氏《中国历史地图集》是相吻合的。
赤城之名有记载于北魏,起源于何时?年,河北省、张家口文物普查,赤城北山松树梁遗址,文化性质为战国至汉时期人类聚落遗址,现遗址、遗迹损失严重,文化层次混乱。既然战国至汉代有人类居住,当时地名是否为“赤城”,目前还不得而知,有待进一步考证。
赤城之名来历传说有二。其一,相传赤城为蚩尤所居,本为蚩城,因音同,演化为赤城;其二,因有赤城山,“山石多赤”,城之名为赤城。
赤城和赤城山是否有联系呢?我们还是来看一下有关赤城、赤城山之历史记载。清《增订广舆记》关于赤城堡的记载:“赤城堡,即蚩尤所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关于赤城堡记载:“赤城堡,司东北二百里,其地有古赤城,相传蚩尤所居”;赤城山条载:“赤城山,堡东五里。山石多赤。志云:古赤城在北山,坐据高险,最得形胜,盖即此山矣”。《嘉庆重修一统志》中《宣化府二·山川》赤城山条载:“在赤城县东二里,山石多赤,古赤城在其上”。明嘉靖《宣府镇志·山川考》赤城山条载:“赤城山,在赤城堡东五里,山石多赤,故名”。
元代胡助《纯白斋类稿》卷2《上京纪行诗七首·赤城》载,“山石似丹垩,赤城因得名。”按胡助《赤城》诗所言,赤城之名因周围山石呈红色而得名,这是赤城之名缘由最早的文献记载。综上,明正德《宣府镇志》以赤城因“以其城傍赤山得名”,当时赤城山称赤山,胡助《赤城》诗给出赤城或赤城山的真正缘由,又因胡助曾随元帝巡上都亲自到赤城,《赤城》诗言更为准确。至于和蚩尤有关,因缺直接证据,目前还只能称传说而已。
赤城县名称的由来
赤城,又名霞城。建于明正德年间的赤城鼓楼,曾挂有一块“霞城翠秀”的牌匾。关于霞城之来历,众说纷纭。有“山石多赤,色如云霞”“晨日映石,红光笼城”等,故名霞城之说。这样的解释盖从字面,有个人推测之嫌。明正德《宣府镇志》中记载道:“霞城,台州有赤城山,而孙绰《天台(山)赋》有曰:‘赤城霞起以建标’,因亦名之,俱赤城堡。”
正德《宣府镇志》解开了霞城之缘由,霞城还是和台州(今属浙江省)赤城山、孙绰《天台(山)赋》有关,其实为“因亦名之”。今浙江省天台赤城山,又名“烧山”,在浙江天台西北,为天台山南门。因山上赤石屏列如城,望之如霞,故名。旧时,台州称“赤城郡”,天台县称“赤城”,皆因此山而得名,故赤城山又是台州和天台的标志性名山。李白曾在《天台晓望》中写道“门标赤城霞”,东晋文学家孙绰“赤城霞起以建标”,元邑人曹文晦形容为:“赤城霞起建高标,万丈红光映碧寥。美人不卷锦秀缎,仙翁泻下丹砂瓢。”故有“赤城栖霞”之称。“赤城霞起”为天台八大景之一,也是赤城山每天均可见到的云霞美景。
可见,台州之赤城山要比今赤城县之赤城山闻名得多,台州之赤城山为一著名旅游景点,而今赤城县之赤城山为极普通一座山,无数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曲赋和山水游记足以证实。
赤城县城之所以称霞城,就因二地均有赤城山,而将台州赤城山“赤城栖霞”“赤城霞起”之美名,冠以今赤城县城。其“色如云霞”“红光笼城”之说,在赤城也只能偶尔一见。由于赤城山之重名,在历代文人描写赞美今赤城的诗句中,常以台州之赤城作比。如嘉靖《宣府镇志》卷8《山川考》赤城山条载元陈刚中诗:“一溪流水绕千峰,宛与天台景物同。魂梦不知家万里,却疑真在赤城中。”诗中虽是赞美今之赤城,无形中更是赞美台州之赤城。
(文章摘选自《张家口市志》《赤城县志》,《赤城历代行政区划》(张世喜主编,王金富、吴贞顺执笔),政协文史委《张家口历史沿革与文物古迹》等资料)
垣志人赞赏
长按白癜风丸零售价格元北京著名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jiakouzx.com/zjkszy/10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