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溯源
编者按
每一处地域的称谓,都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背景、生活习俗息息相关。探究家乡名字的来历,从中了解家乡的历史,感受乡音、乡土、乡风,唤回温暖的文化记忆,凸显家国情怀。张垣方志近期梳理了张家口市及各县区名称来源的相关资料,以飨读者。今天向大家介绍尚义县名称的来历,欢迎在文章后与我们互动留言。
尚义县名称的来历及治所变迁
尚义县境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但境域古无定型。清雍正三年(年),张家口理事同知厅在乌里雅苏台(今乌良台)设汛防千总。管辖范围东至东汛西境朝阳村,西至大同府丰川卫,包括今县境南部、内蒙古兴和县一带、张北县南部。民国三年(年),县境改属兴和道张北县,直到设立尚义设治局。
尚义县名称的来历及治所变迁
尚义,尚既尊重,崇尚的意思,义即礼义、正义之意。尚义,乃寓崇尚礼义之意。因崇礼县与尚义县同时置设治局建制,故取崇礼、尚义之名。
20世纪30年代,宋哲元任察哈尔省主席期间,竭力提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警醒民众,垂为训条,通令遵行,并号召县长要“为民表率,应即行八德,以作倡导”。当时,以八德命名颇为盛行。尚义之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民国二十三年(年)春,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和省民政厅长秦德纯巡视各县,路经大青沟,因是地居于张(北)、商(都)两县之间,相距各一百余里,行政设施多感不便,况且此地既是交通要道,又是商部县第二区之驻地,向以集镇繁华著称,遂有另设新治之议,回省后议决照办。将原属于张北县的二区、四区划出,置崇礼设治局;将原属商都县的二区全区和三区、五区的六乡十六村划出,置尚义设治局,后不久均改为县。尚义县当时所划入的土地共为三千八百八十一顷九十九亩八分,这就是尚义县名称的来历及建县的过程。
民国三十三年(年)6月中旬,伪尚义县公署由大青沟迁到南壕堑镇,将原属张北县的第二区并入尚义县,这样就形成了今天的尚义县全境,包括今县境南部、内蒙古兴和县一带、张北县南部。
尚义县名称的来历及治所变迁
尚义县的南壕堑镇在历史上为蒙荒地,清道光年间才开始形成村落。居民多由山西、内蒙古丰镇一带迁入。民国三十三年(年)6月中旬,伪尚义县公署由大青沟迁到南壕堑镇,并于民国三十五年(年)短暂改为南壕堑市,后复改为镇。关于南壕堑这个名称,历史上有三种说法:①鲜卑语,柔玄镇音转。不可考。②尚义在金界壕之南,故名。但金界壕未经尚义,与尚义无关。③清义和团运动时,天主教徒挖壕堑以御,但当时仍为冷兵器时代,此说法也不可信。尚义县档案史志局局长石尚德经过多年研究,认为南壕堑为蒙汉联合地名,意为“南方的老营子”,南为汉语,方位名词,由于放垦之故,蒙人北迁,所以这片地以南称。壕堑为蒙古语,意为老营子。
大青沟为尚义县第二大镇。清光绪年间开始形成村落。民国六年(年),巡防第四路统领杨兆林所属部队驻防时,曾大量修建营房,驻军开走后,这里成为了区公所驻地,民国二十三年(年)成立尚义设治局时,这里成为了局、县所在地。在镇四周围修建了土城墙和三个城门,城外四周坡顶筑炮台9座,后因年久失修倒塌。
(文章摘选自《张家口市志》《尚义县志》《尚义县文史资料》,感谢尚义县档案史志局局长石尚德对文章提供的帮助)
垣志人赞赏
长按白癜风在那里能治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jiakouzx.com/zjksxs/10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