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精准脱贫驻村工作简报第30期
防汛减灾专刊
●省政府办公厅驻崇礼区西湾子镇下三道河村工作组
——做好防灾预险的巡视宣传员
●省质监局驻赤城县龙门所镇戴家沟村工作组
——坚守防汛一线的战斗小分队
●市烟草专卖局驻涿鹿县大河南镇台峪村工作组
——凝心聚力应对汛情
●宣化区赵川镇大白阳驻村工作组
——“七下八上”期间三措齐抓为防汛出力
做好防灾预险的巡视宣传员
崇礼区西湾子镇下三道河村今年被确立为“美丽乡村”,目前户村民已从老旧宅院被转移到村里的闲置房屋,“美丽乡村”改造工程也已开工在建。7月中旬,崇礼区持续降雨,特别是19、20日雨量骤增,下三道河在建工地和被转移村民随时面临暴雨袭击带来的双重威胁。汛情紧急,省政府办公厅驻村工作组立即行动,联合村“两委”与村民一道深入防汛一线,冒雨保护了村民和村集体的经济财产。
一、巡查民宅排除安全隐患。入汛以来,驻村工作组坚持以人为本,采取积极措施防灾预险,随时与区气象部门联系,及时掌握天气变化,确保实现安全度汛。为此,驻村工作组牵头,村委干部+在村党员+村民代表联合组成三个防汛应急工作小组,早晚召开碰头会,建立分组协调机制,将全村划片包干。每天完成规定动作,加强对全村户的日常走访,巡查村民家中是否漏雨、山墙主梁是否安全等。特别在汛期,重点排查了40户低保户、五保户和病残村民的房屋状况,对35处因村庄改造而重新入住的老旧房屋进行反复勘查,周密部署防汛任务,成立紧急应对预案。
二、巡查工地确保施工安全。为确保“美丽乡村”重点改造工程顺利施工,驻村工作组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一是施工改造工地设置多处警示标志,随时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二是制定严格的工地制度,确保工人施工规范操作程序,防止发生意外事故。特别在汛期,驻村工作组协同防汛小组不定期对工地进行巡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切实保障“美丽乡村”建设改造工程如期完工。
三、田间地头加强防汛宣传。下三道河区域32年来未发生严重汛情,但今年汛情形势严峻,不得有丝毫麻痹大意和马虎。工作组注重巡查、加强宣传。一是走田间访地头为村民讲解防汛常识,要求时刻绷紧防汛这根弦,针对“美丽乡村”的村庄改造,村民居住地变动较大的实际情况,及时发布通告,公开联络方式,并实时为村民发放连心卡,以备遇险情时能够第一时间联系到工作组;二是利用村广播站或现场发放资料等方式加强宣传,增强村民防汛意识,提醒村民注意房屋安全,发现隐患及早处理、尽早转移。
防汛一线的战斗小分队
7月31日凌晨2点,赤城县龙门所镇戴家沟村骤降暴雨,降水量达到了三十年一遇的水位标准,暴雨从一条横贯村落的山沟直泻而下形成洪流,冲击了村里沿河而居的民宅,其中受灾最严重的是地处低洼地势的戴家沟村委会。省质监局驻村工作组发现汛情后,立即采取措施防灾抢险,及时排除隐患,挽救了村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一、建立预险机制。戴家沟村地处山区,由于连日的暴雨,横穿村落的一条沟壑是全村主要面临的灾害威胁。驻村工作组在雨季来临前,首先抓预防,发挥全村30名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成立防汛工作小组,制定防汛减灾应急预案,协同村民共同应对汛情,确保汛期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31日这天,全体党员和村民积极采取紧急措施,组织抢险,将5户面临灾害威胁的村民安全转移到亲戚或邻居家中,确保了全村个村民无一人受到生命财产的损失。
二、提高安全意识。戴家沟村全村在册村民人,部分村民外出打工,剩余人在村。入汛后,防汛小组先后三次挨家挨户巡查,为村民详细介绍汛期注意事项、洪水来袭如何组织人员撤离、如何发现水灾漏电隐患、确保人身安全等常识,提高村民防御减灾意识和安全意识。31日傍晚,工作组带领防汛小组成员冒雨连夜巡查,逐人走访,挨户勘查,认真查看村民家中是否有受灾状况,每发现一处安全隐患,就组织人员立即解决,不留后患。
三、组织清淤治理。洪水过后,街道积水严重、泥沙遍地,灾后清理任务重、工作量大。驻村工作组积极协调一台推土机和三台拖拉机带领村民利用两天时间对积淤严重地段进行挖渠引流、淤泥清理。经过36小时全力抗洪抢险,全村无生命财产损失,村民生产生活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同时,为确保戴家沟村的“美丽乡村”改造顺利进行,工作组认真排查村民房屋受损情况,计划为55户需层顶改造和60户墙体改造的村民修补住房。
凝心聚力应对汛情
涿鹿县大河南镇台峪村位于张家口市最南端、距县城公里的深山区,下辖6个自然村,全村共有户村民人。自7月19日开始,大河南全镇普降暴雨,多处道路中断,民房漏雨,严重影响了村民的正常生活。由于四面环山的特殊地理位置,一旦下暴雨,台峪村就成了被急灌的水盆,全村村民的生命财产都将受到极大威胁。
汛情就是军令。19日,驻村工作组、村“两委”班子和镇包村干部在暴雨中联合行动,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确保村民人身财产不受损失。一是积极宣传。通过村广播站向全体村民及时传达上级防汛要求,滚动播放宣传防灾减灾常识。二是分工明责。驻村工作组、镇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分成四个小组,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冒雨到自然村入户了解情况,告知村民从特别危险地带或房屋紧急转移到地势较高、相对安全的地方。小组成员夜晚轮流值班,发现险情及时通报,对五保户、老弱病残户明确专人负责,确保人身安全。三是强化保障。村委会专门腾出9间房屋作为临时安置房,遭遇险情时以备受灾群众应时之需。四是勇于担当。在工作组的带领下,在村党员和年轻村民组成抢险救援队,规定夜晚不能关闭手机,保持24小时电话畅通,随时应对汛情危机。
21日早上,暴雨暂停,工作组和镇、村干部马上深入到各自然村探查险情,勘察村民房屋,提示房屋存在安全隐患的村民随时做好转移准备;各自然村小组长对本村院墙坍塌、道路裂缝、房屋漏雨等受灾情况进行了统计。目前,村民已开始重新砌垒院墙,7户受损房屋正在加固,已被列入来年危房改造计划。第一书记和村干部积极跑办,联系保险公司对2户已入“房屋意外保险”的村民家进行了勘验,理赔工作正在进行中。
“七下八上”期间三措齐抓为防汛出力
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我市防汛抗洪的关键时期,宣化区赵川镇大白阳村驻村工作组牢树“防患于未然”意识,切实做好防汛工作。
抓学习。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视察时关于防汛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关于驻村工作组在防汛抗洪工作中坚守岗位、发挥作用的文件要求,及时、准确掌握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防汛任务的政策精神,增强驻村干部在防汛工作中的紧迫感和责任心。
抓排查。派驻单位宣化区档案史志局主要领导、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在每次降雨前后第一时间深入所驻村,以入户走访、电话征询等方式排查村民房屋是否多年未修、是否有漏雨现象,第一时间与镇政府联系沟通,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主要问题。
抓项目。针对排查中发现的3户村民房屋漏雨情况,工作组不等不靠,从镇里争取1.95万元(每户元)的专项资金为村民尽快解决了危房维修、房顶门窗的修缮;村东头道沟3户村民常年居住在河坝低洼地势,一旦暴雨来袭,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为此,工作组努力争取驻村企业“大白阳金矿”赞助资金10万元,在河堤筑起长约米,高1米、宽1.5~1.8米的防洪护坡坝,并及时清理了河道两边的生活垃圾,确保村民安全度汛。
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白癜风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