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来源于实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艺术蕴含在实际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蕴含在人与自然的磨合中。由于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需要,首先应该是实用,在实用的基础上,体现艺术。这就又回到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上来了。比如说建筑艺术,首先是因为需要居住,需要避寒驱热,遮挡风雨,避免袭击以安居,在实用的基础上,人们才追求美,建筑艺术就诞生了。当然发展到后来,审美有了积累,建筑艺术有了升华,建筑由建筑艺术家规划和设计,由建筑工艺家实施建筑,建筑艺术趋于成熟和完美。
怀安碹窑,建筑艺术史中的一朵奇葩,生土建筑的集大成者。碹窑的建筑材料只有一种——土。如何用土,以拱形力学原理建成美观实用的居所,成为建筑工匠的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怀安碹窑,其最大的特点是平地起窑,陕北的窑洞是在土崖上挖出来的,是“打洞”的建筑过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艺术价值也有限。而怀安碹窑,就地取材,择地而生,平地起居,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在漫长的建筑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看似简单的拱形建筑包含和集中了建筑艺术的所有元素。
碹窑建筑艺术溯源
北方抟土而居,南方垒木为巢,应是中国建筑艺术的起源。人类的居住历史,首先应该是在自然地山洞,这是被动的过程。然后是在自己挖的洞穴中生活,或者是用木料搭建住所,这就有了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筑艺术诞生。
在北方地区,由于气候的原因,由于建筑材料的局限,人们只能就地取材,建造自己的居住场所。而厚厚的黄土层,正是大自然的一种赐予,黄土成了智慧的劳动人民的一种建筑材料。
从山洞到挖的窑洞居住,人类的发展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但是挖的窑洞,必须依托土崖,而土崖的分布和充量是有局限性的,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口的繁衍和增加,对耕地,水资源的利用,适宜居住的阳光、地势等风水条件。在这种生存的需求和驱动下,碹窑建筑艺术诞生了。碹窑,即平地起窑。
碹,就是建造窑洞的过程,利用拱形力学原理,把拓制晒干的泥坯垒成拱形的窑洞。据传说,这种建筑师受小孩子玩过家家,建造居住模型启发而发明的。小孩子们在一起玩耍,用泥圈捏了几个窑洞的模型,各自说成自己的家,玩民间的“过家家”游戏。大人看到,能不能也用泥土建造真的能居住的窑洞?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经过复杂的工艺和工序,发明了具有北方特色,就地取材,实用美观的窑洞。
根据科学分析,也有可能是受石头碹窑的启发,而发明了土坯碹窑的。人们在生活生产实践中,由于生存的需要,用大自然中的一些现成的石头,垒起能够遮风避雨的洞穴得以居住。在石块与土块之间产生了联想,土碹窑就诞生了。但是,石头窑洞无论从取材上,还是在居住实用上,远远不如生土窑洞好。
这种窑洞分布在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断层带的河北省张家口一带。因为其它地方没有建造这种窑洞的条件。这种窑洞需要优质的黄土,沙土和其他土质不实用。这种窑洞适应于北方少雨地区,怕阴雨和连绵雨,雷阵雨和急短大雨也无所谓,能够及时排水,不会威胁窑洞安全。
关于这种窑洞的建筑,历史没有记载,也没有谁是发明人的传说,因为是民间居住,很少有人问津,因为是民间发明,很难确定谁是发明者。民间口头称“窑”,把建造窑洞的过程叫“碹窑”。这种窑洞在人类繁衍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建筑艺术、民风民俗、生态环保、康寿保健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为了区别于诸如陕北地区挖的窑洞,我把这种窑洞称为“碹窑”。
河北怀安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居住。碹窑历史也很久远,据怀安境内现存的一座窑洞式庙宇胡神庙遗址建于北魏时期,至今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就现在,叫“王家窑”、“李家窑”等与窑洞有关的村庄达四十多个,明朝以前,更多一些。根据自然环境、土质结构、历史发展、与周边人居的比较,碹窑的起源地应该是在河北怀安。现在,“怀安碹窑”已列入了河北省张家口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申报省级非遗保护。
怀安碹窑的三大特点
1、择地而生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在一个地方生活,可利用资源成为生存的主要问题。选择水源地、耕地,林地,避风向阳,适应居住,有利于生存和发展,成为必然可能。而原始的利用天然洞穴,或者依赖黄土崖坡挖洞而居,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碹窑,解决了这种局限。可以选择任何地方建造窑洞。
2、就地取材怀安碹窑的主要材料就是黄土,其次是柴草,门窗需要一些木料,建筑中需要水。建筑过程需要很多的辅助工具。
3、平地起窑选择适合生存和居住的地方,平地,打根基,打墙。预先准备好泥坯子——尫子。整个建筑过程叫碹窑。我刚开始研究怀安窑洞时,确定了全称“碹窑”。明确用字“碹”。民间只称呼“窑”,正窑,东窑,西窑等。
怀安碹窑的文化内涵
经济适用,绿色环保。生土建筑,无建筑垃圾,即使窑洞坍塌,可以还原自然,归田耕作。全是土质,木质很少,无钢筋水泥,无现代工业污染,不会形成电磁波等。即使是现代无线电发达,也不会形成屏蔽等物理现象。由于是土质结构,称为世界上“会呼吸的建筑”,阳光和空气经过土质成为活性交流。上接天气,下接地气。冬暖夏凉,适应人类居住。只要有柴火,就能过冬,可以节省煤炭。室内可以自动调节湿度和温度。具有吸附作用,抑制尘埃,净化空气。具有防震功能,由于窑洞成拱形,开口较小,土层结构较厚,并且,根基较深,与地面形成较为坚固的形体融合,浑然一体,对于左右摇摆,具有很好的抗震性。
怀安碹窑的历史沿革
怀安碹窑的起源和发明。这种窑洞究竟是什么时候发明创造的?谁发明创造的,已经很难准确的研究出来。
怀安历史悠久,发现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址,一直繁汉代就有建制,并设置县。明时代作为边塞要地,建有两个卫城,怀安卫和万全左卫,规模可观。
明清,人口较多,碹窑成为可能。怀安的很多村落称某某“窑”。
改革开放前,村里人口达到高峰,碹窑成为主要居住方式。改革开放后,外出打工人数增多,农村居住人口锐减。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有的建砖瓦结构房子,有的进城居住。碹窑就宣告退出历史舞台,停止兴建。但是现在还是农村大多数人的居住处所。
怀安碹窑的分布与价值
怀安碹窑,这种生土建筑,分布在河北省怀安县及其周边地区,主要分布在农村和山村。属于中温带季风性气候。黄土层分布较厚,土质较好,酸性,胶性,粘性。降雨量少,即使降雨,也是雷阵雨,雨量大速度也快。窑顶部雨水迅速排放,最怕连阴雨,降雨持续时间长,窑洞洇湿,就会坍塌。碹窑的维护,下雨后,稍晒,洒草木灰,用方石杵子来回揰即可。
怀安碹窑已经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研究传统民居建筑。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影视基地,摄影基地,美术写生基地。以碹窑文化为代表的黄土文化的研究和开发,以怀安为天然黄土文化为基地,集中所有的黄土建筑形式,开发旅游和休闲项目,影视艺术基地等。具有一定的养生疗养医学研究价值,开发养老疗养产业。
大型公益图书征集历史文化、诗歌、茶文化原创稿件
日前由《张家口原创阅读》与《张家口生活》第七届环鄱赛乐平站准备工作创意多多特色2016年10月9号龙岩最新招标公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jiakouzx.com/zjkszy/5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