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记忆永乐皇帝御赐花山

花山,古称五梁殿,意为五道山梁拥起的地方,后来为什么叫“花山”呢?据当地人讲,这山名还是明永乐皇帝游花山时金口御赐的呢!

说来话长。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王朝后,敕令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率军北征,先后攻占元大都(今北京)、元中都(今张北)、元上都(今内蒙多伦),并将其子朱棣、朱橞、朱桂分封到北京、宣化、大同,分别为燕王、谷王、代王,以削弱“元三都”的地位和影响。

朱元璋长子朱标早死,将其长子朱允炆确立为皇太子。朱元璋死后,按照皇位传长不传嫡的典章,朱标的大儿子朱允炆继承了皇位,年号建文。建文帝听从齐泰、黄子澄等大臣的意见,大力削藩,剥夺分封到各地的叔父们的兵权。燕王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反抗。建文帝派兵平叛。史书上称之为“靖难之战”。公元年,燕王军攻占南京,建文帝于战乱中失踪。燕王朱棣即位,改年号永乐,是为明成祖,并迁都北京,建立赫赫永乐大帝国。

但是,盘踞在北方的元蒙残余势力不甘失败,不时南侵,对立足未稳的大明江山构成威胁。永乐八年(年),永乐皇帝在敕令丘福任大将军率军北征全军覆没的情况下,开始了其五率“六军”亲征漠北的帝王之业。永乐每次亲征所率步骑大军达四五十万之众,分中军、前锋、左掖、右掖、左哨、右哨,谓为“六军”。由于永乐皇帝运筹帷幄,用兵有方,北征大军所向披靡,敌人闻之胆寒,纷纷逃散。所以,永乐每次亲征都取得了辉煌战果。最后一次亲征,永乐在宣府开平卫(今内蒙多伦)西北榆木川崩逝于亲征路上,终年六十五岁。

据《怀安县志》记载:“永乐二十一年(年),蒙古阿鲁台入边,成祖离京亲征,在西阳河驻师3日。”这是永乐第四次率军亲征。八月从京师出发,浩浩荡荡,向西北进发。不几日驻师宣府,并举行了规模浩大的阅兵仪式。九月进驻西阳河(今柴沟堡)。这天,永乐正准备发兵攻打阿鲁台,忽然从前方传来消息,说阿鲁台已被瓦剌部打败,北征取得了重大胜利。永乐一听,高兴地跳了起来:“这真是天助我也,天恩浩荡。”两旁文武官员也一齐附和:“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瓦剌部族首领也先土干进帐觐见,永乐钦其战功卓著,遂封他为“忠义王”,并按汉人的规矩,赐其姓名为金忠。

大凡封建皇帝都很讲究迷信,总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永乐在出征之前,就曾到祈年殿求神拜佛祈求上天保佑,出征顺利,战果辉煌,想不到,胜利来的这样快,好像在冥冥之中,有神佛相助。征剿顽寇,统一疆土,这是顺民心、合民意的事,是天意所为。事先已向上天许了愿,就要尽快还愿,践行自己的诺言。于是,永乐问宣府万全都司指挥使、亲征六军的左哨军首领郑亨:“当地有没有神佛灵验的寺庙,朕要拜佛还愿。”郑亨说:“启禀万岁,据微臣所知,距此不远有座山叫五梁殿,山上有座寺庙,神佛很灵验,求神拜佛的人很多。”“这么说,这山上的景致也不错了?”“那是当然,此庙僻静青山,花草争艳,皇上可以顺便游览,松弛一下紧张的心情!”“好!”永乐皇帝宣旨:“你去备好一应之物,明天上山拜佛还愿!”

第二天,天晴气朗,艳阳高照。老天爷就像有意似的,给皇帝出行安排了一个好天气。永乐皇帝在宣府万全都司指挥使郑亨、副指挥使孟奇的护卫下,带领文武官员,沿着古雁门水(今南洋河)向西南进发。到了山口,为了表示对神佛的诚心,永乐皇帝下了辇车,徒步向山上走去。永乐皇帝今天心情忒好,边走边欣赏两边的景色:森林葱茏茂密,奇花异草盛开,沟底潺潺流水,故称“十里花溪”。偶一抬头,见东坡上绽放的杜鹃花或成堆成簇,如盛装丽人结队优游,顾盼生辉;或一枝凌空,如天真女孩俯身探望,嫣然巧笑。又看西坡上,在一百多米长的石壁上,附着薄薄的苔藓,繁星般开满淡紫色的兰花,没有横斜高挑的枝叶,却在滴水的浸润下显得分外高贵、优雅、生动,暗香浮动,走了好长一段路,仍能隐隐嗅到它传送过来的阵阵清香。往前远眺,又见北山坡上绿树葱葱,并在绿色中托出一片火红的颜色,在阳光的映照下,十分耀眼。永乐问:“那是什么花?如此引人注目!”郑亨说:“启禀陛下,那红色的花是野玫瑰,当地人叫油萍萍,此时正是野玫瑰盛开的季节,皇上能亲眼目睹此花的美艳,真是好福气啊!看这山上百花盛开,各自以艳丽的姿态欢迎圣上的光临呢!”永乐越看越感到赏心悦目,不禁感慨道:“这大自然的造化真是神奇,就是杰出的画师也难画出如此美丽的山水画。这山实在是美,真是一座花山呀!”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身边文武官员当即记下,并颁旨,将此山改名为“花山”。

永乐皇帝继续沿沟往上走,老远就听到流水跌向低处的叮咚声,划过沟槽的琮铮声,若银铃轻击,琴弦慢捻,又分明是在演奏一曲柔婉动听的弹拨乐,于空寂的山谷间断断续续,悠然低回。走到近处一看,是一处势若建瓴、飞流直下的瀑布。那时候,山上的草树十分茂盛,沟底的水也比现在的多,水从十来米的高处飞下,气势十分壮观。落到沟底,又形成一个很大的水潭。郑亨向永乐介绍说:“这山上有个深不可测的石洞,洞中住着一条龙,经常下到这水潭中戏水,这就是民间传说的龙潭。”永乐本来走得乏困,浑身燥热,一看到这清凉的潭水,很想痛痛快快地洗上一澡,就说:“朕走得灰里土气,如此参拜是对神的不敬,朕先得净净身子,然后再上山还愿吧!”文武官员立即安排他在龙潭中洗澡。皇帝是真龙天子,永乐在这水潭中洗浴,再加上民间的传说,所以,这个水潭便成了“双龙戏水”之地,具有了双重的意义,这真是名副其实的“龙潭”啊!

永乐净完身,感觉十分轻松,精神倍增,沿着崎岖的山路,一鼓作气攀登到半山腰,把随从和文武官员累得呼呼大喘,汗流浃背。山中有一座寺庙,为龙神奶奶庙,上有五指峰遮风庇荫,下有清溪水蜿蜒盘桓,青山秀水,古木森森,这真是一个空灵幽静的世界,一个只可感悟,不可侃谈;只可静享,不可喧逐;只可浅唱低吟,不可狂歌长啸的所在。置身此地,给人以超然物外的感觉,俗虑顿消。寺庙虽不算太大,也比较简陋,但香火极旺,方圆几百里的善男信女都来此求神拜佛。庙内主持和尚出来迎接,见领头之人器宇轩昂,气势不凡,又见有好多人护卫着,想必非等闲之人,急忙双手打恭:“阿弥陀佛,看施主红光满面,精神焕发,必定是大富大贵之人。施主能亲临敝寺,实感荣幸。”永乐举手还礼,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一步一步缓缓走进庙内,放上贡品,点上香火,跪地作拜:“感谢上苍对我的庇佑,在征战中旗开得胜。我佛慈悲,保我大明江山万年永固。”永乐了却了一桩心愿后,沿原路返回柴沟堡。第二日便班师回朝。

在中国的历史上,永乐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二十二年,与其他封建帝王相比,尚能躬行节俭,表里洞达;唯才是举,知人善任;韬略雄宏,文治武功。他推行了一系列开明政策,大力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其功业不亚于唐宗宋祖。在文化上,他启用解缙,咏古著今,御笔作序,编纂成洋洋二万二千九百卷的《永乐大典》;在外交上,重用中官(太监)郑和,七下西洋,远航中东、东非,受朝入贡者达三十多个国家,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的新纪元;在建筑科学上,钦敕陈珪首建北京,奠定了紫禁城和北京内外城的规模,并创立了中国古典建筑科学艺术之峰巅。特别是他以宣府为基地,五次率军亲征漠北,使元裔鞑靼、瓦剌等部族狼烟消散,朝封入贡,开拓了幅员辽阔的疆土,为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型公益图书征集历史文化、诗歌、茶文化原创稿件

日前由《张家口原创阅读》与《张家口生活》







































脂肪肝的症状
打耳洞传染乙肝吗揭乙肝的传播途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jiakouzx.com/zjkszy/50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