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汪小院-张家口流浪狗驿站—异种动物的相
在自然界中,有很多亲缘关系很远的动物却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相似的摄食方法、相似的身体构造、相似的进化趋势等等。今天想起这个问题,缘由就是我的朋友一直在琢磨吻嘴鱼和飞凤鱼,一个是属于鲈形目大攀鲈亚目钉口鱼科(吻嘴鱼),一个属于鲤形目脂鲤亚目原唇齿脂鲤科(飞凤鱼),亲缘关系非常远,可却拥有相似的嘴,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这就是两种不同的生物选择了类似的摄食方法,因为这两种鱼都将目光聚焦在了附着在水草叶片和光滑石头表面的青苔,还时不时的张开大嘴吸食浮游在水中的微生物。家庭饲养的吻嘴鱼和飞凤鱼都有舔舐缸壁的习性,这便是天性使然的体现。所以饲养这两种鱼最好投喂贴片类饲料,否则鱼会很容易消瘦。
很多不同的动物都有一些神似自己的种类存在,究其原因之前,让我先来举几个神似的例子吧。
刚才说完了类似的摄食方法,这不是唯一的相似类型,地球上还有一些动物拥有相似的身体构造,以保护自己或者让自己的行动更敏捷。
保护自己的,我用瓢虫和龟、鳖举例,瓢虫属于昆虫纲有翅亚纲鞘翅目肉食亚目瓢虫科,龟和鳖则属于爬行纲无孔亚纲龟鳖目,一个是无脊椎动物(瓢虫),一个是脊椎动物(龟鳖),可它们却都有外壳,龟和鳖的外壳是肋骨特化而成,瓢虫的外壳是什么呢?我来解释一下什么是鞘翅目,大家就明白了。鞘翅目,其实就是俗称“甲虫”的这一类昆虫。甲虫的种类太多了,本来会飞的昆虫(有翅亚纲)都有两对翅膀,可甲虫的祖先为了保护自己,在进化的历程中遂使其前一对翅骨骼化,且达到了一定的坚硬程度,并将后一对翅膜质以用作飞行。飞行时只用后翅飞行,因为前翅由于角质化已不能再用来飞行,这就是今天甲虫的飞行方式。所以甲虫在飞行时前翅只能向上翘起来为后翅腾出空间,不飞时将后翅折叠于前翅之内,这就是“鞘翅目”这个名字的由来。我们现在知道了,瓢虫是将翅膀硬化形成了盔甲。瓢虫和龟鳖虽然特化了不同的部位,但都是一个目的,那就是保护自己。
让自己更加敏捷的,我用黄鳝和蛇、鱼龙和海豚来加以说明。黄鳝属于鱼纲合鳃鱼目,蛇属于爬行纲蛇目,可它们都为了让自己的行动不受任何阻力而把“支出”的身体部位都退化了。黄鳝舍弃了鱼鳍,蛇舍弃了四肢,这就是妙趣横生的大自然!可黄鳝进化成这样的外表是付出了惨痛代价的,由于黄鳝为了防止病菌感染鳃部,所以用腮膜将腮部的开口完全封闭了起来,呼吸则靠腹部的一个鳃孔、口腔内壁表皮与肠道直接呼吸空气,腮已经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了。且黄鳝的鱼鳍早已完全消失,所以游泳技能极差,因此黄鳝不能在深水中长期生活,否则就会淹死.......鱼会淹死,这真是奇事一件。而鱼龙与海豚在形体上更是神似,鱼龙属于爬行纲阔孔亚纲鱼龙目,最早出现于约2.5亿年前三叠纪的晚期,繁盛于恐龙时代。海豚则隶属哺乳纲真兽亚纲鲸目齿鲸亚目海豚科,起源于万年前的中新世,延续至今。鱼龙与海豚不但在外形上颇为相似,就连生育后代的方式都相同,先生尾再生头,因为他们都是靠肺呼吸,如果先生头幼崽就会有溺水的危险。鱼龙和海豚都拥有极富流线型的优美体形,这样就大大减小了水的阻力,以便更迅速、准确的抓到猎物。在这样的猎手面前,小小的乌贼就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儿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鲤科的红尾野鲮(红尾黑鲨)和鳅科的丑鳅(三间鼠)、橘鳍鳅(蓝皮鼠)为了营底栖生活,不就都进化出了相同的体型吗?
海豚分娩
短颈蛇颈龙分娩
让我再说说相似的进化趋势。(以下关于恐龙的进化内容纯属小弟的猜想)生活于三叠纪早期的派克鳄,是鳄目、蜥臀目、翼龙目等等的祖先。派克鳄拥有相当长的后肢,且拥有一条强健、粗壮的尾巴,所以派克鳄可能是善于跳跃的半两足动物,意思就是安静的时候它靠四肢行走,而在追逐猎物的时候它能够只以后肢快速奔跑,且跳跃着向前跃进,宛如今天非洲的汤姆森瞪羚,能够连跑带跳。这种能以两足运动的趋势,让派克鳄成为早期两足爬行动物之一。派克鳄一定急于捕捉到猎物,迫切的心情让它们把头伸的越来越远以咬住猎物,从而脖子拉伸的越来越长,后腿也因不断地跳跃和奔跑而越来越强壮,为了捕捉种类更多的猎物派克鳄的体型也在不断增大......直到三叠纪晚期,派克鳄进化成了兽脚亚目恐龙的祖先--始盗龙!这与长颈鹿的进化趋势一样,长颈鹿的祖先为了吃到树上的叶子便不得不使劲伸长自己的脖子,我们可以从长颈鹿的近亲-??狓身上看到长颈鹿祖先的影子。这是第一阶段的相似,第二阶段则是与蛇颈龙和古代巨犀的进化相似了。始盗龙为了能拥有更大的力量、更强壮的体型以捕捉更大的猎物,慢慢地,它们的脖子变粗了、变短了,头变得硕大了,体格变得粗壮了,由灵巧、敏捷的猎手,变成了粗暴、壮硕的屠夫。侏罗纪的角鼻龙、异特龙,白垩纪的鲨齿龙、棘龙、暴龙、迅猛龙、南方巨兽龙都是源于始盗龙的残暴掠食者。而起源于2.5亿年前三叠纪的蛇颈龙与起源于万年前始新世的古巨犀也是选择了强壮自己的方式来适应残酷的自然环境。蛇颈龙属于爬行纲调孔亚纲鳍龙目,古巨犀属于哺乳纲奇蹄目,经过颈部变短、变粗,头部变大,身体变强壮,蛇颈龙的一部分进化为上龙类(例如:滑齿龙),古巨犀则进化成了今天的犀牛。
举了这些例子我就是想说明:环境决定生物的形态和习性,无论这种动物属于什么分类,它们只会根据环境来改变自己的形貌特征以及生活习性,所以外表相似的动物在所难免。为了活下去,我们不怕“撞衫”。因为,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您有意加入我们的行列,那么请加格格北京白癜风主治医院哪里好石家庄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jiakouzx.com/zjkszy/3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