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文明办下发《中央文明办关于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中的个地级以上城市、城区年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通报》,年张家口市得分86.67分,在全国个地级提名城市中排名第39位,在河北省5个提名城市中位列第一。
滴水藏海,久久为功。从年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并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到年在省级文明城市年度复检中总成绩排名全省第一,再到年省级文明城市年度复检成绩继续保持前列,一次次迎评迎考,一次次加速提升,亮眼成绩既是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见证与记录,更是肯定与鞭策。
着眼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冬奥盛会以及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的目标要求,我市以开展“三创四建”活动为抓手,始终坚持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为导向,整合资源、统筹推进、一体落实,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全面提升冬奥城市品质和内涵,不断传递城市温暖,凝聚发展力量,激荡文明新风。
响鼓重锤顶级推动绘就“作战图”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我市自上而下全面部署、全员动员、全员参与,一场文明创建的攻坚战迅速打响。
挂图作战,强化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党政一把手分别挂帅创城指挥部政委和总指挥,四大班子领导参与创建工作,组建11个专项创建工作部,并全部由市级领导牵头。同时,抽调精兵强将,形成常设和抽调相结合的创城办日常运转机构。市县创城指挥部全部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政委和总指挥,下设专项工作部全部由市县级领导牵头负责,建立“指挥部+工作部+创城办”三位一体的指挥调度和工作推进机制。
我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冲刺动员大会
统一规划,强化制度建设。制定出台《张家口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规划(—创建周期)》,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梳理目标任务,明确各县区和71个市直单位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每年制订精细化推进方案和重点,将年度任务全面细化分解到各专项工作部、责任单位,形成任务清单,建立工作台账,精细谋划、系统推进。
完善机制,强化常态化督导。加强日常考核,每周开展暗访督导,聘请第三方每月开展模拟测评,对问题整改实行“白、黄、红”三色管理。对工作进展缓慢、存在问题较多的县区和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由指挥部领导或市创城办进行约谈。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考核成绩纳入市委对各县区和市直单位的绩效考核,对日常考核落后且进入全省倒排20%的县区、在国省检失分高或进入“负面清单”的市直单位亮“黄牌”或“红牌”,并与单位绩效工资、精神文明奖挂钩。
绣花功夫带给群众更多“获得感”为什么要创城?创城要干哪些事儿?文明城市的标准是什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始之初,不少人有着这样那样的疑问。
“原来小区、楼道墙上都是小广告,开锁、通下水的电话黑漆漆满墙都是,现在墙刷得干干净净,小广告再也没有出现过!”提起创城以来感触最深的变化,桥东区怡安街社区居民陈阿姨说,“小区里乱停乱放的车子,堆在各个角落的垃圾,私搭乱建的小房子、小棚子,都该清理的清理,该拆除的拆除,现在老小区也都换了新模样!”
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涿鹿县在城区重新划定个停车位,规范各类机动车及非机动车有序停放,说起自己关心的停车难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居民杨宝铭连连称赞:“这事办得好!以前停车位少,车随意停,有的头朝南,有的头朝北,横七竖八,杂乱无章。现在新划了停车位,有箭头有标识,不仅有地儿停车,停放更有秩序,这事办得好!”
居民多,需求多样,但社区工作人员相对紧缺,如何实现精细化治理?下花园区在新花园社区选择了富祥园小区为试点,大力推行“楼门长”制度,每栋楼选出一位楼门长,传达政策,收集意见建议,调节邻里小纠纷、小矛盾等,让许多社区事务高效率地消化在了单元内、楼栋间。随后,“楼门长”制度在全区推广,如今,下花园区已建立起一支余名党员群众参与的楼门长队伍。
一件件紧系百姓生活的大事小事,一个个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一项项入心暖心的民生工程是创建文明城市最丰硕的成果。而回应百姓期盼,让人民群众满意则是创建文明城市的第一标准。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工作导向,把文明城市创建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精心谋划,全员行动,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创建文明城市各个环节,真正做到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创城就要紧抓什么、推进什么,让群众共享“创建红利”。
老旧小区改造中,彻底清理环境卫生死角、积存垃圾、白色污染;对城镇小区侵占、挪用公共面积行为进行专项整治,拆除各种违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进度,下大力气解决老旧小区“无人管”“不好管”老大难问题,开展“物业管理提升年”活动,建立物业奖罚和退出机制,引进实力较强的物业企业和区属国有物业公司接管无物业、弃管小区。
城市基础设施提升上,拉网式修补城区损毁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自年以来共修补道路74万平方米;启动主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彻底解决了东沙河桥东区段黑臭水体问题;做好市政公用老旧管网改造工作,改造市政老旧管网公里;加强供水、供气、供热行业监管和指导,确保供应有序,运行安全稳定;组织开展广告牌匾整治行动,清理拆除问题广告牌匾余处,清除各类小广告66万余处;取缔全部露天烧烤,加大环卫管理力度,不断提升城区道路清扫作业和垃圾收运处置能力,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中心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7%,县城达到85%以上;新建、改建厕所近所,深入推进沿街单位内部厕所向社会开放,目前已开放家;实施公园、游园、主次干道、庭院小区、环城绿带等园林绿化建设;推行“路长”“街长”制,有效解决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加快推进“四馆”(图书馆、档案馆、规划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等,让城市更加宜居。
交通管理上,为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我市加强车位供给,3年来主城区新增车位3.5万个,启动了10个停车场建设,目前已建成2个。针对渣土运输车辆“昼伏夜出”的特点,继续实行“城管+交警”执法模式,对重要路段、重点工地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严厉查处不封盖密闭、沿路撒漏、违规倾倒行为。此外,持续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严格执行最严交规二十二条,切实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和劝导力度,对黑出租、出租车宰客等不文明行为进行专项整治。目前,全市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75万起,其中非机动车和行人23.3万起。
此外,整治不文明养犬行为,深化“门前五包”,整治城市“牛皮癣”等令人闹心、烦心的城市“顽疾”都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一项项“对症下药”、一点点“祛病除疾”。
崇德向善提振城市文明“精气神”这不仅要看高楼大厦是否光洁、马路是否平整,更要看雨天是否积水难行,雪天是否清扫及时;不仅要看窗口单位办事手续简单还是繁复冗长,还要看工作人员是冷眼相待,还是让人如沐春风;不仅要看城市路网是否完善,还要看公交车上乘客是否彬彬有礼,斑马线上机动车是否礼让行人……文明之城,不仅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实现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双提升”是文明城市的具体目标,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着力点。
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紧紧围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部署要求,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树立良好的文明导向,将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家庭美德教育等不断引向深入,让“热爱张家口、建设张家口”成为全体市民的共同追求。
全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把创城志愿服务与冬奥志愿服务、抗疫志愿服务统筹起来,组织开展文明宣传“十二进”“六个关爱”“烟头革命”“垃圾不落地”“周末志愿服务”等活动,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巩固和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目前,全市志愿者人数达到71万人。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思想教育管理,组织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厚植未成年人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文明素养。健全完善未成年人关爱服务平台,规范校外辅导培训机构,净化网络空间,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深入开展文明创建评比。持续推进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学校、文明经营户、文明市民评比活动,以文明单位创建带动行业创建,打造环境最优、流程最简、效率最高、群众获得感最强的文明服务窗口。
全面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加强诚信宣传教育,组织开展“诚信示范街”“文明诚信商户”“诚信之星”活动,推动各行业建立守信失信认定标准和退出程序,定期发布“红黑榜”,全力打造诚信张家口“金字招牌”。
营造氛围,形成全民创建新格局。充分运用各类媒体,深入宣传,并在城区广场、商场、车站、公交车、出租车和窗口单位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集中宣传。同时,以宣讲团、党校、农村“讲习所”为载体,通过文艺演出、入户宣传等形式,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并发挥工青妇等群团优势,广泛组织开展各类创建活动,凝聚全民参与的创建合力。
物质文明集聚一座城市的“形”,精神文明凝练一座城市的“神”。
如今,行走在张家口,“您好”“请”“谢谢”等文明用语时时听闻;车让人、人守礼、垃圾扔进箱、遛狗自带清理工具等文明举止、礼让行为处处可见。“文明”一词深深吸引着每个人,文明之风激荡着每一颗心,文明之美已成为这座城的精魂。
来源
张家口新闻网文明张家口
编辑
田雯
大家都在看:张家口最新停电通知!降价、降价、再降价!提升至元/人!张家口将全力提振高中教育发展质量!注意!张家口一主要干道交通管制!三联来一波,张家口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