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是引领一个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十九大以来,张家口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推动张家口文化建设,着力提升软实力。张家口紧密结合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打造中国最佳冬季旅游目的地及奥运城市的目标,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张家口市委市政府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在推动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方面的巨大作用,营造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弘扬积极的精神思想,激发了社会文化活力。上述目标任务的实现离不开文艺建设的支持,进一步提升张家口文艺创作能力,促进张家口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和文艺队伍建设,以切实提升张家口城市文化软实力。一、促进文艺创作与张家口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文艺产品的丰富,是文化大发展的标志。只有全面提升一个地区的文艺创作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文艺工作者多出文艺作品。一个地区文艺创作的高水准精品,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文化实力与文明程度。文艺精品是衡量文化实力的重要指标,是反映一个地区文化实力与竞争力的代表,体现着一个地区的文化形象与品位。可以说,提升文艺创作能力,促进文艺繁荣,是张家口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和具体体现。文化张家口,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面旗帜,一种责任。一座城市和一个地区,只有将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放在同一天平上,才能更好地为文化建设提供保障,这里的文艺创作人才,才能受到更好的重视,文艺精品创作才能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张家口的文艺创作才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张家口的软实力与文化自信才能得以提升。可以说,文艺创作能力与促进张家口文化建设有着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密切联系。二、发挥文艺创作与张家口文化建设的独特作用提升文艺创作能力,促进张家口文化建设,就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弘扬主旋律,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全面繁荣张家口文艺创作,不断推出精品力作,鼓励本土作家写张家口,鼓励推出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精品之作。首先,坚持弘扬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平衡统一。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积极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同时也要注重表现手法与题材的多样化,创作更多集观赏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优秀作品。其次,坚持突出重点主题创作。特别提倡以中国梦、精准扶贫等为主题创作,将描绘中国梦、弘扬真善美作为历史担当,推出一批震撼人心的好作品。突出重点,则要结合张家口的实际发展状况,切实抓好文艺作品创作。在以多出精品为目标的前提下,全力做好文艺队伍的培养,注重对优秀人才的引进与使用,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队伍。最后,坚持文艺创作的科学性与创新性。在投身文艺创作过程中,要以本土历史文化为基础与依托,着眼于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多创作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作品,讲好张家口故事。通过科学的文艺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新能力与活力,促进张家口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三、文艺创作助力张家口文化建设的途径(一)下大力抓文艺精品创作,强化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文艺精品,是具有较强影响力,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优秀作品。评判文艺精品的标准首先是看是否具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文艺精品必然是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能够给予人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其次是看其是否有较大的影响力。比如,梅洁的《商道》、张润兰的《察哈尔英雄》、海莲的《蝴蝶河》、刘富琴的《山沟沟里的女娃》、口梆子剧目《魏象枢》等,都是公认的优秀文艺作品。这些文艺精品不仅是问世时代的生活写照,也是穿越时空的不朽之作。她们不仅是张家口的文艺品牌,也影响着几代人。最后是看是否有较强的原创性。文艺精品必然是原创性极强的作品,从内容到体裁再到风格,都要具有很强的独创性,不落俗套。文艺精品是优美的,但创作过程却是艰苦的。作者要做到沉下心来搞创作,更要摒弃浮躁功利,才能打破传统思维,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创作需要,推出精品力作。文艺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文艺繁荣发展的未来。可以说,人才是文艺创作的重要资源。强化文艺人才队伍建设需从几个方面着手:首先,真正将文艺人才放在首位,重视人才,发现和培养人才,重点加强青年人才培养,为他们提供更宽松广阔的平台。其次,用好文艺人才,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不仅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在创作上也应给予大力支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广大文艺人才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最后,做好文艺人才队伍的统筹。积极做好文艺精品工程的扶持,通过优化文艺创作环境,完善文艺创新激励机制,对重点文学作品进行签约等方式,营造文艺创作激情共进的局面。(二)依托文艺平台塑造文艺品牌文艺创作离不开文艺平台的依托,广阔的文艺平台能够为文艺创作者找到心灵的归属感。因此,文艺平台建设是提升文艺创作能力,促进张家口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首先,通过文艺名家担任专门协会领军人物,让更多有影响力的文艺家成为协会成员,充分发挥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激发文艺协会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其次,通过文艺名家进校园等活动,使文艺名家专长有所发挥,既营造了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也能够更好地影响学生以文艺名家为榜样,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文艺人才需求,邀请文艺名家讲座,举办丰富的培训座谈会等,不断提升全市文艺创作水平。除了请名家进来,本土文艺人才还可以走出去,通过更高的平台展示文艺才能,通过交流采风等活动,开阔眼界,激发创作热情,提升创作水平。最后,建立权威的媒体合作平台,为广大文艺人才提供更权威的推介平台。随着张家口日报社、张家口广播电视台,组建张家口市新闻中心,这标志着张家口市属媒体融合改革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必将对我市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全媒体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在这样的权威媒体和刊物的文艺作品推介,必然会提升文艺群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随着时间的积累与专业的培养,必将有效拉动张家口文艺创作的发展,从张家口的实际出发,将更好地打造和树立张家口文化的品牌形象。(三)挖掘创新本土题材文艺作品的创新就是给文学艺术赋予灵魂,使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之中引起共鸣。由此,创新文艺作品题材要特别强调本土性。对那些挖掘张家口、讴歌张家口的本土题材作品,要重点扶持,优先打造。张家口不仅是生态宜居城市,更是蕴藏着厚重历史文化的文化名城。如何将这些厚重的文化保护好、挖掘好、传承好,使之成为彰显民族精神,城市风貌的重大题材。加强全市文艺作品创作,要根植于张家口深厚而丰富的文化资源,才能够更好地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促使张家口文艺精品的创造与发展。推动文艺繁荣创新,就要加大重点文艺创作的力度,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增强对生活的观察力与独到的见解。在文艺创新方面要不断学习吸收传统文明和其他艺术门类的优点,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使本土文化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继而逐步推动本土精品的创作。(四)助推创作产业模式促发展助推文艺创作,关键在于有效利用宣传评论与批评手段。充分认识和尊重文艺批评规律,首先在全社会内倡导积极正确的文艺理论导向,坚持实事求是,正确发挥文艺评论的引领作用,塑造科学的文化精神。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对本土文化资源的研究。就张家口地区而言,要加强生态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研究,为本土文艺创作提供更多素材。助推文化产业创新,则要在思路与环境方面加以改变。首先要以更开阔的战略思维引导文艺创作,提升文艺成果的利用率。其次,充分发挥各级文化协会与相关管理者的作用,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处理好文艺创作与社会效益的关系,通过文艺界与社会各界之间的合作,创作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文艺作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四、结语文化自信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和内生动力。张家口要积极实施文化创新,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文艺创作氛围,将团结互助作为文艺事业创新发展的力量和源泉,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群众喜欢、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张家口本土特色的文化建设新路子,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与城市软实力。参考文献:[1]周健.建设文化强市的动力源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J].宁波通讯,(1).[2]韩慧.培育公民意识: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基本路径[J].济南大学学报,(5).[3]戴木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J].红旗文稿年15期[4]赵振宇,余哲西.代表委员谈通过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筑牢“不想”堤坝[J].中国纪检监察年06期作者:白萱编辑:上官文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jiakouzx.com/zjkszy/1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