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脱贫攻坚进行时一个坝上村庄的农

一个坝上村庄的农业机械化梦想

去年,精准脱贫工作组为康保县处长地乡张万良村购进了大型农机具,开始实行联耕联种,今年底全村联耕联种面积将达到亩。联耕联种改变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让他们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步伐更加坚实。

停放在库房里的农机具。

大型农机具进村了

  从去年开始,康保县处长地乡朱家营村成功推行了联耕联种。乡里推广联耕联种后,在张万良村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夏立新,省国税局巡视办调研员,驻张万良村精准脱贫工作组第一书记。去年2月24日,工作组来到张万良村。该村紧邻省道,全村户人,其中贫困户85户人,属于深度贫困村。

  工作组驻村后了解到,张万良村旱地多,有亩,村民主要种植莜麦、小麦、马铃薯等,靠大田旱地收入每亩地也就一百多元。村里有水地亩,主要种植蔬菜。在村里,大的种植户种来亩地;小的种植户种10来亩地,村民地不少,可收入却不高。

  实施联耕联种,能够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村民增收,可以有效帮助张万良村的贫困户脱贫致富,驻村工作组随即把落实联耕联种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联耕联种的前提需有大型的农机具,驻村工作组积极努力,帮助村里成立了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并从派出单位争取到60万元扶贫资金。其中用50万元购买农机具,包括2台大型联合收割机、1台打捆机和1台拖拉机。另外的10万元扶贫资金,5万元用于建设村民服务中心,5万元用于村内路灯安装。

  当大型农机具开进村时,村民十分欣喜,纷纷前来观望。

  “以前我们都是从本村或外村雇农机具来种植、收割,有时一到了农忙时节,排队等候的人特别多,根本轮不上咱,常常因此耽误了农活,要想用上农机具,还得到处托关系找人。现在,咱们村也有了大型农机具,使用起来特别方便,再也不用排队等候了。”村民议论反映。

  村里有了农机具后,村民播种收割都使用本村的农机具。

  樊时荣,张万良村村民,今年70岁了,他和老伴住在几间土坯房内。他家有8亩地,由于年龄大、体力下降,老人种地越来越困难。每年种地时,都需要雇用外面的农机具。他说:“种地每亩花费10元,耕地每亩需20元,打捆每捆要2.5元……”

  樊时荣老人一边扳着手指,一边细数着农业机械化带来的实惠:“使用本村的农机具,费用也降低了,种地每亩8元,耕地每亩16元,收割每亩地12元……种植成本降低了,等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樊时荣还说,小麦收割后如果不打捆,麦秸堆在地里,也没有人去收。如果打好捆放在家里,等第二年后,有人来收购,每捆可以卖到5元。

  传统的耕作方式被改变,村民质疑过,观望过,但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一新鲜事物。

充满希望的田野。

解决了种地难

  购进大型农机具后,张万良村开始实行联耕联种。目前,该村已有亩土地实现了联耕联种,今年底联耕联种面积将达到亩。

  实行联耕联种后,村民将自家的地交给合作社来经营,由合作社统一进行土地整理、农机作业、品种种植和植保防治,村民等着年底分红。

  “村里的贫困户大都是些老年人,将地交给合作社,年底等着拿钱,联耕联种解决了村内老人种地难的问题。”樊时荣说。

  杨成明,张万良村党支部书记。他介绍,村里常住户有户人,其余的村民都到外地打工。有的村民在外出打工时,还想种自家的地,在料理完自家的农活后,才能给附近的蔬菜种植大户去打工,从事摘菜等工作,每天挣元。自家的地交给合作社后,自己可以走到更远的地方去打工,有了更多选择,也延长了打工时间,增加了家庭收入。

  过去,到远处打工的村民,一时半时回不来,就将自家的地交给其他的村民来耕种,每亩地仅收取20元的承包费。有的村民干脆将家里的地撂了荒,出现无人经营的状况。实行联耕联种后,外出打工的村民安心将地交给合作社来经营,尤其是将村里四五十岁的劳动力解放了出来,他们可以选择到更远的地方去打工,不用担心家里的地没人种,解决了外出打工村民的后顾之忧,也解决了农村土地撂荒,无人经营的状况。

  王万军,处长地乡党委书记。在说起联耕联种的优势时,他讲道,推行联耕联种,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生产。破除了承包地间的田埂界址,不仅增加了耕地的种植面积,而且使零碎田块成块连片,提高了土地产出率。新型、大型农机具的推广使用,提高了作业效率,改变了几千年来农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

  最大限度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

工作组打出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标语。

村民得了实惠

  这些天,张万良村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正在修建车库,停放村里新购进的大型农机具。

  在张万良村,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去年,除了为本村村民收割庄稼打捆麦秸外,还为夏家沟等周边村子收割和打捆,当年就产生了效益,实现收入12万元,利润达7.2万元。

  夏立新介绍,今年工作组还将再争取80万元扶贫资金,其中60万元用在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扩大规模上,新增2台犁地机,1台旋耕机,2台进口大型拖拉机,1台播种机和1台打捆机,如此一来,村里实现了农业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

  与分散种植相比,实行联耕联种后,合作社统一购买化肥,用量增加,费用也能降下来。

  韩忠生副乡长说,实行联耕联种,还能促进莜麦、小麦、胡麻、马铃薯等良种种植技术的推广。今年工作组准备拿出20万元,用于村里购买良种。工作组从市农科院购买了“坝莜18号”莜麦良种和小麦“永良4号”,建起亩良种繁育基地。传统小麦每亩地可产斤左右,每斤售价0.95元,用小麦良种后一亩地能产小麦四五百斤,每斤售价1.2元。传统莜麦品种亩产斤,每斤1.3元,良种莜麦每亩可产斤,每斤卖到1.6元,达到增收效果。

  去年,工作组将村委会改成了村民服务中心,建立了公共浴室。过去村里没有路灯,天黑了村民往往摸黑劳作,工作组又在村里安装了17盏路灯,解决了村里的照明。省国税局还提供了10台电脑,成立了电子阅览室,村民可以上网,了解更多知识……

  张万良村在变,不只是村容村貌在变,耕作方式在变,更多的是村民的思想观念在变,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更有信心,步伐更加坚实。(张家口晚报魏民、胡年帅、韩建国)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要多少钱
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jiakouzx.com/zjkswh/101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