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张家口一碗莜面的力量

有人说,老年人靠回忆过日子;但我想补充一句,老年人还靠想象打发时光:联想、遐想、幻想、奇想,甚至妄想、瞎想……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真是“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

譬如,我最近就突发奇想:我究竟算是哪里人氏?18岁出川,在北方这块土地上生活了61年,一切几乎都“北方化”了,对莜面情有独钟,就是我的这种北国情怀的具象之一。

  年我在天津某高校读书,从一个同窗口中得知,河北有一个叫张家口的小山城很美,有山有水,食物中有一种叫莜面的堪称一绝。真是造化弄人。年我恰巧被调到张家口市,后来又与一土著女子组成家庭,从此,我就与莜面结下了一生的情缘。

  莜面独具一种特殊的香味—当然,也有人不喜欢它,不习惯它。莜面就是莜麦(亦称燕麦)加工而成的面粉,可以制作成多种食物。它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我省的张家口地区、山西雁北地区和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等地多有种植。

  莜面的特色除了它的香气之外,就是它“三生三熟”的做法。“三生”:即打下莜麦为“一生”,磨成面粉为“二生”,制成食物为“三生”;“三熟”:即将莜麦加工成面粉前必须炒熟,此曰“一熟”,和面时须用开水烫面,此曰“二熟”,制作成食物后再须蒸熟,此曰“三熟”。民间相传莜面过了“南口”就蒸不熟了。笔者经过试验,此说有误。事实是,坝上水硬,蒸出来的莜面食物其味更加醇香,过了“南口”以后,由于水中微量元素的变化,蒸出来的莜面风味较之坝上略逊一筹,但说“蒸不熟”,则是夸大其辞,增加了莜面的神秘色彩。莜面的营养成分极高,吃了耐饿。张家口地区有民谚曰:“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荞面吃了饿断腰”。除了重体力劳动者,一般体质的人一顿不宜吃得过多、过饱。

  莜面的做法、吃法多种多样。我的味蕾和嗅觉对莜面有一种天生的喜爱。年冬我住在张家口市招待所等待安排,对食堂的莜面杠子风味甚感兴趣,有时买来干吃。后来分配到一所中学任教,我与语文教研组的两位单身教师中午往往围着火炉做“拿糕”吃—先用小锅将水烧开,然后将莜面粉一层层撒入,四、五层后用筷子搅匀,再加上酱油、辣椒油、醋、蒜等调料,便可美食一顿。组内有一位姓谢的四川籍女教师,她不习惯莜面的气味,我就用定量的大米与她交换。后来我与一本地女子结婚,使我对莜面的做法、吃法大开眼界。

  莜面的做法和吃法大约有十余种,如窝窝、鱼鱼、饸饹、拿糕、蒸饺、丸丸(俗名老虎蛋)、拨鱼儿、烙饼、炒面、苦累、麦片、猫耳朵、三道箍……我曾耳闻,一次有个南方籍哨兵与在押囚犯闲谈,哨兵问囚犯是什么“犯”,犯人以为问他吃的是什么“饭”,便高声回答:“二代王!”哨兵不解地喃喃自语:“二代王,二代王,这是个什么犯人呀?”其实,“二代王”就是用莜面搅拌些蔬菜、食盐而蒸制的食品,又名“苦累”。

  人们居家常食用的是“莜面窝窝”:捏一小团莜面,在抹点油的陶板或刀背上用右手这么一推,左手拈起一揭,掀起一片薄薄的莜面片,就势在手指上绕成筒状,竖着立在笼屉的纱布上,许多这样的圆筒一个挨一个立在一起,形似蜂窝,更像一件手工艺品,上锅蒸三五分钟即可食用。当然少不了蘸上羊肉、蘑菇、土豆、酸菜、辣油等调制的汤料,醇厚鲜香,引人馋涎欲滴。我每次吃时,都暗暗告诫自己:“可别吃撑着了!”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由张家口市调到省会,但总忘不了我“舌尖上”钟情的莜面,我便在街头寻找卖莜面的饭馆,先是在师范街南口找到一家,继而又在槐中路与建华南大街交叉路口找到一家,后来又找到中华北大街上张市驻石办事处招待所、体育南大街怀特茶城旁的莜面村……不时前去吃上一次,宽慰着那种深沉的情思和惦念,仿佛又回到了美丽的山城张家口。

  对南国故乡的思念牵动着我寻根的情愫,但积久的、脚踏着养育我60多年的河北这块热土,我又充满了感恩、痴情和不舍。朋友,你说,我究竟算是哪里人氏呢?

张家口资讯网——精彩信息每日播报

欢迎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寳浜摢瀹跺尰闄㈠ソ
鐧界櫆椋庤兘鐥婃剤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jiakouzx.com/zjksms/88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