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历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区、多文化的融合区。各民族在张家口城市发展的历程中都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共同构成了张家口多姿多彩的文化。回族人民浓墨重彩所书写的伊斯兰文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篇章。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伊斯兰文化,包括思想理论(如宗教信仰)、道德价值、姓氏渊源、建筑艺术、民族习俗(餐饮、服饰等)、杰出人物等诸方面。我市的伊斯兰文化是深厚悠久的,但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又相对缺乏。所以对我市伊斯兰文化探寻源起、调查现状,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伊斯兰教在张家口的渊源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兴传。“伊斯兰”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顺从”、“和平”,指顺服宇宙独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旨意。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为穆斯林。
唐、元两朝伊斯兰教已传入我市并初步发展。穆斯林来张家口定居的最早时间,据《涿鹿县志》记载,唐贞观年间(公元-年)有来自西北的三户穆斯林到涿鹿居住。
又据《元史》载,成吉思汗西征始于太祖十四年(年),元太宗时,在弘州(今河北张家口市阳原县)、荨麻林(河北张家口市万全县洗马林)成立由昭功万户都总使司下辖的弘州、荨麻林“纳失失”提举司,秩从七品[《元史》卷89《百官志五》,中华书局,年4月版。],负责织造“纳失失”。从此,弘州、荨麻林和新疆的别失八里成为元朝官方织造“纳失失”的中心。其中弘州、荨麻林两局,由镇海等管理。镇海管理初,“先是,收天下童男童女及工匠,里局弘州。既而得西域织金綺纹工三百余户,及汴京织毛褐工三百户皆分隶弘州,命镇海世掌之。[《元史》卷《镇海传》,中华书局,年4月版。]”可见,在弘州置局设工场,用北方工匠织锦缎和毛制品,早在蒙古占领中原时就开始了,西征后又虏来西域工匠三百余户,因这里用回回工匠织造纳石失,所以穆斯林比较集中。
关于兴和路荨麻林人匠提举司。荨麻林(今张家口市万全县洗马林)是设在大都(今北京)通往漠北驿道上的一个小站,在今张家口西,当时属兴和路(治今河北张北县)。窝阔台时,又命哈散纳“管领阿儿浑军,从太祖征西城,下捧迷则干、不花利城。”[《元史》卷《哈散纳传》,中华书局,年4月版。]至太宗时,“仍命领阿儿浑军(由穆斯林阿儿浑人--突厥人种之一、组成的军队),并回回人匠三千户驻于荨麻林,兼受平阳,太原两路达鲁花赤,兼管诸色人匠”[同上。]。并由哈散纳管理兴和路荨麻林人匠提举司,设提举一员,同提举一员,副提举一员,照磨案牍一员。而织造“纳失失”的主要工匠师,是不花刺(今布哈拉)著名工匠和天文学家马合谋和三千多户撒麻尔干的回回工匠。由此可见荨麻林人匠提举司规模比弘州纳失失局还要大,所以《史集》[拉施特《史集》冯承钧译本第二卷页,《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三编》有法国学者伯希和所撰《尊麻林》一文,对此考证甚详。此文原刊《亚洲报》(一译亚洲杂志)年第1期,本名《元代中国北方一穆斯林城镇》(UneVilleMusulmanedansalChineduNordSouslesMongols)。]中专记了荨麻林的状况:此城大多数居民为撒麻耳干人,他们按撒麻耳干的习俗,建起了很多花园。
明代,特别是明成祖朱棣扫北期间,回族大量迁入,我市伊斯兰教有了快速发展。建于明永乐二年(年)的宣化南清真寺是我市有记载的第一座清真寺,之后又有涿鹿东关清真寺建于明成化年间。清朝是我市伊斯兰教快速发展的又一重要时期,各县区几乎都建有清真寺,如建于康熙年间的张家口市西关清真寺、上堡清真寺、宣化北大寺等。民国初年,伊斯兰教的发展进入稳定期,穆斯林多居住在清真寺周围,形成了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穆斯林居住区。在中国,回、维吾尔等10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有穆斯林约万。河北穆斯林达60多万。张家口地区穆斯林大约有5万人。
二、伊斯兰教的思想理论和道德价值
伊斯兰教的经典有《古兰经》、《圣训》。其基本教义是五功,即念、礼、斋、课、朝;以及六信,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使者、信末日、信前定。现以张家口穆斯林的宗教生活为例来说明。
1.念:就是诵念《古兰经》。张家口市的清真寺,多开办有阿语经学班,所以许多穆斯林都会用阿语诵读经书、尤其是其重要章节。不会阿语的穆斯林,也至少会用汉语音译背诵“清真言”和“作证言”。
2.礼:就是每天五次沐浴礼拜,每七天一聚礼,逢开斋节、古尔邦节举行会礼。以张家口市新华街清真寺为例,每天来礼拜的大约30人,星期五主麻聚礼约人,开斋节、古尔邦节会礼约人。礼拜让人敬畏真主,是洁身净心健体的好途径,也是穆斯林长寿的秘诀之一。
3.斋:就是封斋、把斋,要求凡成年而理智健全的穆斯林男女(男12岁以上,女9岁以上),必须在伊斯兰教历每年的九月(莱麦丹月)履行斋戒功课。斋戒的方法是,每天黎明破晓之前进用封斋饭,诚心立意,并从拂晓至黄昏,禁止饮食、房事、输液,同时杜绝一切非礼的意念和不宜的行为,直到日落后方能开斋。斋戒的目的是使人怜悯疾苦、修身养性、锻炼意志;培育人的恻隐心、怜悯心、自律力和爱心;鼓励人们扶困济贫,慷慨解囊。该月是最吉祥的月份,穆斯林封斋、礼拜,并向穷人施舍,以求真主襄助。一个月后见新月第一天就是开斋节,穆斯林庆祝活动达到高潮。
4.课:即天课,就是把自己一年正常开支后剩余钱财的2.5%分给穷人,这是必须完成的义务。穆斯林通过缴纳天课使心灵和财产得到净化,也是伊斯兰教行善互助、扶弱济困的美德之体现。张家口市的清真寺在每年开斋节会礼时,都要组织“开斋捐”,在寺院子里放捐款箱,穆斯林群众自愿捐献。以新华街清真寺为例,近三年的数额七、八千元,前些年五、六千元,清真寺分文不留,全部分配给穆斯林特困家庭:一般的二、三百,多的五百、极困难的八百。这项做法,在新华街寺已延续二十多年。
5.朝:指朝觐,《古兰经》提倡凡理智健全、身体健康、财力许可的成年穆斯林男女终生应去沙特麦加克尔白(天房)朝觐一次。朝觐是全世界穆斯林一年一度的大聚会,是无与伦比的人文奇观。每年几百万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国籍的穆斯林从世界各地来到麦加圣地朝觐,他们怀着同样的心情、穿着统一的服装、念着统一的应召词、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做着一样的功课,充分体现了伊斯兰的平等、博爱和团结精神,显示了伊斯兰作为国际性宗教所特有的感召。张家口市的朝觐人数,年4人,年2人,年17人,人数的增长说明我市穆斯林经济能力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
除了“五功”,中国穆斯林还崇尚“五典”,就是孝顺父母,夫妻互爱,长幼互敬,兄弟和睦,朋友忠信。它是中国伊斯兰教学者根据《古兰经》和“圣训”,吸收儒家思想而概括出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五条义务。
伊斯兰教还有许多精神方面的禁忌,如:严禁赌博;严禁求签算卦;严禁占卜看相;严禁妖术;严禁佩戴护身符;禁止给人物画像、塑像;禁止养宠物等。这些,和生活习惯方面的禁烟、禁酒,无论是对个人的身心、还是对社会秩序,都积极有益。
三、建筑艺术---中西合璧的清真寺
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文化的载体,其丰富的内涵,使它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作为古代建筑的典范,其优美的造型,巧妙的结构,使它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作为建筑艺术的风格,大量独特木雕、砖雕、石雕装饰构件的使用,使其富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每一座清真寺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建筑风格和形制是随着宗教职能的多样化而发展的。从建筑外观上看,布局对称严谨,有明显的中轴线,富丽堂皇,宏伟气派。从建筑形制看,庭院数进,宽敞明亮,大门、大殿、配殿、邦克楼都是大木起脊,属于中国宫殿式建筑。从大殿内的装饰来看,则采用了中西合璧、丰富多彩的装饰艺术,将精细的阿拉伯装饰艺术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融会贯通,是中外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的产物,突出了伊斯兰教的宗教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清真寺文化。
张家口区域的清真寺,共有47座。其中市区8座,现开放的6座分别为西关清真寺(清康熙8年,即年)、上堡清真寺(乾隆19年,即年)、新华街清真寺(清同治2年,即年)、土尔沟清真寺(民国元年,即年)、东关街清真寺(民国8年,即年)、清真女寺(建于年,前身是新华街清真女校),其余两座为元台子清真寺(现作为张家口市伊斯兰教协会办公场所)、大境门清真寺(教产尚未收回);宣化5座;张北县10座;怀来县6座(沙城、新保安、王家楼、麻峪口、晏家庄、甘家梁);尚义县6座;康保县4座;沽源县3座;涿鹿县2座(县城的东关清真寺、小荆寺村清真寺)、赤城县3座。在以上清真寺中,现存石碑共14块,分别为宣化南寺5块、宣化中寺1块、涿鹿小荆寺3块、张家口西关寺2块、张家口市土尔沟寺1块、沙城寺1块、怀来王家楼寺1块。
西关清真寺是张家口市建立最早的伊斯兰教寺院,始建于清康熙八年(年),已有近年历史。占地面积.54平方米,房屋48间,系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为清代寺院传统风格。寺院以东西中轴线为主;由大殿、南北厢房,对厅构成四合院落。大殿为歇山式顶厅堂建筑,地基高3米,殿前有宽敞月台,正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为卷棚悬山,后为硬山起脊,内部有多根木柱支撑,顶部连接成圆拱形,外部为琉璃瓦顶。四角飞檐凌空。中脊为八角顶楼,顶具圆形空幢。大殿可供—人礼拜用。大殿南侧有两层塔形望月楼,砖木结构,做工精致。整个寺院结构严谨、古朴典雅、雄伟壮观,是张家口市珍贵的古典寺院艺术建筑。
四、民族习俗---食品餐饮
清真饮食是中国饮食业的一道亮丽风景。因为回族人口较多,所以清真饮食服务业在张家口占有重要地位,包括饭馆,糕点铺,早点摊及沿街摊贩等,既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蒙古和坝上草原优质的天然资源,使得张家口牛羊肉的品质、口感无与伦比,使得清真饮食如涮羊肉、羊肉串、羊蝎子、烤羊腿、爆肚、红烧牛尾等独具特色,誉满江南塞北。清真餐馆的特色食品还有京东肉饼、门钉、一窝丝。市区著名的清真餐馆有瑞特清真婚宴餐厅、清真好粥道、穆窿斋、穆斯林、伊斯兰、鸿运楼、清远楼。在桥东土尔沟餐饮街的23家餐馆中,有8家是清真馆,占三分之一。这几年清真餐饮业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外省穆斯林(多来自青海)开的兰州拉面馆,市区有24家,连锁经营,自成体系。
清真点心铺,有百年老字号的裕兴长、兴富源等。糕点品种繁多,有:草纸糕、喇嘛糕、芙蓉糕、夹馅八件、酥、鸡奎、麻饼、糖麻叶、中果、油布代。这些点心精工细作、口味极佳。另外还有特定节日的,譬如元宵,尤其是中秋节的月饼,飞皮的、麻油的、提江的、水果的、还有低糖木糖醇的,应有尽有、回汉皆宜,供不应求。
早点小吃如呼市焙子、羊杂汤。
五、文化教育
张家口市区现有三所回族小学,分别是桥东土尔沟小学、桥西通顺街小学、逸夫小学。因为回族与汉族的区别关键在于吃的习俗,至于学校教材是一样的,所以回族中小学的设立无足轻重,而涉及食宿的幼儿园却是薄弱环节。回民幼儿园有张家口市东关清真寺创办的伊萌回民幼儿园,同时该寺还创办了伊托回民养老院。
六、国际魅力
因为具有浓郁的伊斯兰氛围,张家口市在国际伊斯兰世界也发挥着重大影响。近年,来自伊斯兰国家的留学生是这座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统计截至级学生,河北北方学院共有名临床医学专业的留学生,他们来自50个国家,其中占人数一半之多的是巴基斯坦留学生。巴基斯坦把伊斯兰教作为国教,所以,有如此多的巴基斯坦学生来张家口留学,其原因,除了两国友好、张家口有适合他们学习的院校、专业,最重要的就是城市所具备的伊斯兰环境,能够满足他们宗教生活及饮食的需要。星期五主麻日、开斋节,巴基斯坦的男性留学生都会到清真寺参加聚礼、会礼(许多伊斯兰教国家规定女人不进清真寺)。平常,尤其周末,穿着浅色巴基斯坦长袍的男生、穿着艳丽巴服围着长长盖头的女留学生,那些南亚异域风情就会飞扬在张家口的大街上、飘进兰州拉面等清真餐馆里。留学生的大批到来,大大提升了张家口的国际知名度,增强了其国际影响力。
总之,在过去的历史记忆中,伊斯兰为张家口城市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深刻的印痕;在当代的建设中,树立了丰满的形象;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充分挖掘伊斯兰文化中的优良传统、积极因素,使其为张家口城市发展助推加力,为城市建设服务,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内涵更加丰富,为我市经济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其在这个多民族地区,为促进民族团结、增强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诸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在国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年冬奥会的背景下,我们应抓住这些有利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掘历史上张家口在沟通东西方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作用,把握和创造新的机遇,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推荐阅读
《致青春:当代中学生优秀作文篇》图书征稿
话说怀安三宝
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北京中科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