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医院好 https://m-mip.39.net/man/mipso_6172005.html
2月29日,河北省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分区分级名单,其中低风险地区个,中风险地区13个,高风险地区无。那什么是疫情风险等级区分呢?
疫情风险等级区分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提出的,目的是实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以县(区)为单位,依据人口、发病情况综合研判,科学划分疫情风险等级,明确分级分类的防控策略,让防控工作更加科学精准,有序安排生产生活。
低风险地区实施“外防输入”策略。加强疫情严重地区以及高风险地区流入人员的跟踪管理,做好健康监测和服务。医疗机构加强发热门诊病例监测、发现、报告,疾控机构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督促指导城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严格落实社区防控措施,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公众防病知识和防护技能普及等工作。
中风险地区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在采取低风险地区各项措施的基础上,做好医疗救治、疾病防控相关人员、物资、场所等方面的准备,对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和管理。以学校班级、楼房单元、工厂工作间、工作场所办公室等为最小单位,以病例发现、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分析为线索,合理确定防控管理的场所和人员,实施针对性防控措施。无确诊病例的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可参照低风险地区采取防控措施。
高风险地区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在釆取中风险地区各项措施基础上,停止聚集性活动,依法按程序审批后可实行区域交通管控。以县城为单位,全面排查发热患者,及时收治和管理疑似病例、确诊病倒和无症状感染者,对密切接触者实行隔离医学观察。对发生社区传播或聚集性疫情的市居民小区(农村自然村)的相关场所进行消毒,采取限制人员聚集、进出等管控措施。
对各地区的疫情风险,相关部门将开展动态分析研判,及时调整风险等级,在病例数保持稳定下降、疫情扩散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后,及时分地区降低应急响应级别或终止应急响应。
目前全国多个省份公布了疫情风险等级防控策略,如广东省印发了《广东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工作指引(试行)》,《指引》明确,全省以县(市、区)为单元划分防控区,并根据疫情现状及发展态势,按照近14天新增报告确诊病例数、近14天新增报告本地感染确诊病例数、近14天是否发生本地暴发疫情等标准,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共四个等级。各防控区的防控等级由所属地级以上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每周组织一次评估确定。山西省制定了《山西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全省各地要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的原则分层分区分级响应,精准精确精细化发起抗击疫情歼灭战。《实施方案》以县域为单元,按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聚集性疫情分布情况及疫情流行趋势综合判定划分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三个风险等级。低风险区是指无确诊病例或连续1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的区域。中风险区是指累计确诊病例不超过50例,14天内有新增确诊病例的区域;或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0例,14天内未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区域。高风险区是指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0例,14天内有聚集性疫情发生的地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