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药 http://m.39.net/pf/a_4639920.html
“清水穿城过,人家尽枕河。”从张垣筑起城堡时起,一条清水河便从北向南穿城而过,将城市一分为二,有水的地方就会有桥,桥自然就成了连接两岸的重要通道。那时,“枕河”而居的人们,最盼望的就是河上能多建几座桥。
从改革开放前已修建的古通桥、载重足可大车通行的解放桥,到蕴含现代设计理念、彰显城市风格、体现国际视野的通泰桥、双虹桥,如今仅在清水河上,已建成步行桥、公路桥、铁路桥共20余座,1座桥在建。在时光流转中,这些桥见证着张家口这座城市的成长,也演绎并讲述着张家口社会蝶变和经济发展的故事。
五座桥见证着城市发展的历史
明宣德年间,张家口筑起城堡后,一条清水河由北向南纵贯整个市区,将城区一分为二,为方便人们生产生活,桥便应运而生,成为连接东西两岸的重要通道。
说起清水河上桥的建设史可追溯至明万历二十年(年),镇守宣府都督梁秀倡导捐资组织修建石桥,因是当时唯一的一座过河通桥,人们便将其称为“通桥”。但受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张家口桥的发展非常缓慢,至改革开放前清水河上只有五座桥,即建于年的清水桥、年竣工通车的新通桥(又称清河桥)、年开始筹建的解放桥、位于工医院处的工业桥(即钻石桥)、年8月建成的建设桥(又称四中桥)。
“改革开放之前,桥东和桥西车马行人过河艰难。”80多岁的吴振老人依稀记得当时情景。由于当时清水河上的桥量少,桥东的人们到桥西有时要走很远的路,除了数量少,当时桥的结构大部分是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
虽然吴振没有目睹这几座桥初建的壮举,但之后的改造他都是见证者。
年9月15日,工业桥加宽改建工程竣工,新桥桥面加宽为24米,设有盲道;年,原建设桥旧桥拆除并改造;年,针对中心市区交通拥堵现象,解放桥进行拓宽改造,桥宽增至44米;……
时至今日,这几座清水河上的老桥几经改造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构成了改革开放前清水河上桥早期建设的历史,也见证了这座城市发展的历史。
更多桥串联着张家口中心城区
如果说五座老桥让吴振老人最难忘,那么,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见证张家口快速发展的一座座桥梁,则让他惊艳和自豪不已---
年7月20日,全长米的纬三路桥竣工通车,成为连接纬三路东西方向贯通外环路的交通枢纽,百姓来往桥东桥西有了更多选择。
年10月22日,位于原工业桥以南、纬一大桥以北的双虹桥竣工通车,西与张柴公路连接,东与工业路连通。大桥形态上偏于现代桥梁风格,主体寓意为“清水聚缘”,把桥梁的功能性、观赏性和艺术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年9月底,明湖桥建成通车。它的建成,为我市打造洋河两岸城市新区提供了有力的交通保证,同时缩短产业集聚区与市区的空间距离,为张家口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
明湖桥建成时,吴振老人特意让儿子开车带着他,围着城区转了一大圈。近几年,凡有外地亲戚朋友来张家口,吴振都会叫家人带着他们完整地游览这些大桥。
如今,已于今年4月17日开建的纬二桥建设正酣,纬二桥起点与长城西大街与清水河南路平交,终点与滨河南路平交,全长米,双向8车道并设慢行系统,大桥以高台滑雪为元素的钢砼混合结构斜拉索桥,属我市清水河首座体现奥运元素的桥梁,将于年竣工通车。它的建成,将成为中心城区连接清水河东西两岸的又一条交通大动脉。
“清水河上的桥越来越多,往返于桥东桥西选择多了,也方便多了!”一位出租车司机说。
荟萃各种桥型助力经济发展
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我市在清水河上建了2座桥;年至年,年至年,我市分别在清水河上建了2座、9座大桥。目前,位于清水河上的桥已达20余座。
桥的建设速度和数量,与改革开放和我市经济发展进程息息相关。随着一座座具有现代气息的桥建成通车,使我市中心城区公路网不断完善,对方便我市市民出行,推动城市群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
改革开放后,我市在清水河上建的桥不仅数量多,还荟萃了多种桥型,简支梁T型结构桥、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斜拉桥、悬索桥等众多桥型都能在清水河见到。
年,原建设桥旧桥拆除并改造。新桥以“人文历史”为主题,桥型采用平行双索面三跨自锚式悬索桥。桥长米,宽36至39米,双向4车道,桥面为沥青砼路面,充分满足桥梁在整体规划中的定位。同时,新桥贯彻“生态、环保、科技”的设计理念,体现了我市的景观特色,提升了城市形象。
作为国内跨度最大的下承式钢结构悬索拱桥,通泰大桥其主梁与拱圈之间由28根吊索相连,吊索采用高强度镀锌钢丝成品索,双层PE保护层,冷铸锚锚固体系,承载着桥面上的全部重量。通泰大桥为双向6车道,设计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抗震烈度7度,洪水频率百年一遇,于年12月9日竣工通车。由于大桥南承清水河东互通,西接清水河西互通和大境门高架桥,这组庞大的“桥梁群”首尾相连,错落有致,总长度达米,向西经西太平山隧道穿山而去,犹如一条纽带,将隔河对峙的东西太平山一线相牵,气势磅礴,宏伟壮观。
……
这一座座桥梁的诞生,也是我市交通发展的一座座丰碑,共同见证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桥之多姿
■红旗桥
建于年,年左右桥被拆除。年9月30日,位于东窑子镇红旗路跨清水河处的新红旗桥建设竣工,桥为七跨预制混凝土板梁简支结构,跨径米,主车道宽16米,两侧便道各宽4米。造型、外观与附近的大境门风格一致,彰显了城市的文化底蕴。
■清园桥
位于人民公园东大门口到东河沿黑石坝,年建成,虽不能通行机动车辆,但方便了桥东一带居民到人民公园游玩和锻炼。
■商务桥
建于年,连接商务街与清水河中路西坝岗街口,桥体外观由具有现代感的A字主塔以及拉索组成,主题为“一柱擎天,万象归宗”。
■东方红步行桥
原为铁道桥,年改建为人行景观桥,与滨河路步道联通形成人行立体交通网。
■双虹桥(工业南桥)
建于年,位于原工业桥以南、纬一大桥以北,西与张柴公路连接,东与工业路连通。形态上偏于现代桥梁风格,主体寓意为“清水聚缘”。
■纬一桥
原纬一桥年竣工,连接纬一西路与新村南路,是连接城市南部东西走向的重要交通枢纽。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交通运输量的快速增长,桥梁流量和载荷已不能满足需要,年开工改建,改建后桥全长米,桥两侧及桥墩进行装饰,整体表现为欧式古典建筑风格。
■新垣桥
建于年,位于市区南部新垣路上。设计重点突出景观性,以高低错落的飞燕造型拱为重点,突出新区新面貌,彰显城市魅力。
■纬六桥
位于南环线与清水河交叉处,年建成通车。
■纬五桥
年9月底竣工通车。大桥位于锦绣西大街上,跨越清水河下游,采用简支T梁结构,全长米,双向六车道。以水纹、波纹为主体构成元素,突出“水”的文化理念。
■纬七桥(清河南桥)
年9月底建成通车。位于南部清水河与洋河汇合处,大桥分别与清水河滨河路相连接,两岸各设一个平交口。桥体下部以T梁支撑,桥面呈波浪外形,全长米。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记者:马明明
编辑:张小雯儿
热文推荐:
太贴心!张家口12米的公交车可向站台倾斜!可净化空气!
曝光!张家口诚信失信企业红黑榜!
更方便!桥东50家单位内部厕所免费开放!名单在此
火了!吃不够的张家口莜面,竟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还有……
小编工资已与此赞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