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有爱的青春最闪亮

医院订阅哦!

编者按又到一年五四青年节,这个日子,不仅是时间的延续,更是五四精神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青年人正青春,那青春是什么?

有人说是“青春忽妍好,半岭丽朝阳”的风光静好,有人说是“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的意气风发,还有人说是“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的蓬勃向上……青春的美,青春的快乐,青春的珍贵,正处这黄金时节的青年该怎样注解?

在第六届“中国梦·义工情———寻找京津冀最美慈善义工”大型文化系列活动榜样个人和团体的提名名单中,可见这样一群人对青春的别样注解:任大龙以爱心为已心,在最美的青春时光里,一步一步坚定地行走在公益路上;陈文廷以点滴大爱温暖别人,也温暖世界;侯群峰是一名90后“老”志愿者,正在让志愿服务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这春光正好,青春飞扬的日子,有爱的青春正闪亮!

志侯群峰一名90后“老”志愿者

侯群峰(前排右一)与志愿者在一起

“Headskneesshoulders……”伴随着简洁明快的旋律,4月19日,在姚家房中心校的英语课堂上,学生们在侯群峰的带领下,边学边唱,气氛热烈。   回想起去年10月第一次走进这里的情景,紧张和期待仿佛还在他的心中跳动。   今年只有27岁的侯群峰是个90后,但名字后面的介绍语却有一大串:他是“一元钱环球旅行”的主人公;他是人小资历老的“资深”志愿者;现在他是张家口慈善义工联合会冬奥英语项目负责人,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发展出了两千人的志愿者队伍,让公益的种子不断生根发芽。   认识侯群峰的人都知道,他的背包里总有一把伞。这把伞他从6岁一直带到现在。“我们家乡雨水很多,我就习惯带着一把伞,遇到下雨回不了家的人,我就会送他们。”从那时起,这把伞就成了他的象征,总出现在需要的人身边。   与张家口相隔余公里外的湖南郴州,是侯群峰的家乡。这个潇湘小伙从小就立志要成为慈善家:11岁,他背着冰棒箱上街卖冰棒,自筹资金帮助家乡的孤寡老人,挣钱为父母买生日礼物;20岁上了大学,为娄底贫困学生免费补习;和伙伴们创办纯公益组织,去聋哑学校支教,靠捡废品资助20多个孩子。   “公益不在乎有无,只在乎心,力所能及。”侯群峰说,“帮助别人是一件让我感到很快乐的事情。”   年7月,侯群峰带着“一元钱”和勇敢的心,开始了他的“一元钱环球旅行”。年4月25日,行至河北唐山的侯群峰,听闻尼泊尔发生8.1级大地震,决定参与救援,“中国发生汶川地震时,我还在上初中,没办法赶去现场,觉得很遗憾,后来捐了3个月的早餐费算是弥补。这次,无论如何我不能退缩。”侯群峰说。   “进山第三天了,昨晚睡在拖拉机拉的米面上……送了袋米、包油、包盐,出动4辆拖拉机、一辆越野车,昨晚在塌方路上走了两个多小时,9点到达震中的Mandre。今晚继续前进,赶运一批物资前往震中,先到巴尔巴克宿营……发完物资回去,全身都是跳蚤!”这是他在尼泊尔参与地震救援时写下的日志。   当时,和侯群峰一样,在尼泊尔参加地震救援的还有市慈善义工联合会会长贾庆贺,相同的公益理想把他们联系到了一起。在尼泊尔,他们一起搬运、押送、派发救援物资。一起为灾区消毒防疫……   年4月,张家口市慈善义工联合会成立,贾庆贺担任会长。侯群峰接到他的邀约之后,辞掉了北京的工作来到张家口。从5月开始,他着手开展冬奥英语志愿者服务队的组建。   人生地不熟,如何建起志愿者队伍?用侯群峰自己的话说,凭的是一腔热情和“一副厚脸皮”。刚来张家口没几天,大街上一个老外向他问路。“他是河北北方学院的留学生。我就和他聊,跟他讲组建冬奥英语志愿者团队的想法。”   在他的“游说”下,来自加纳的Richy成为了第一个队友。一个,两个……慢慢地,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包括来自加纳、孟加拉国、英国、巴基斯坦和尼泊尔等十余个国家。   一年时间里,队伍不断扩大,6支服务队相继组建:老年志愿者服务队、国际志愿者服务队、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融情冬奥表演队、冬奥缘梦志愿者服务队和外语角,注册志愿者达到多名。   队伍建起来了,为哪些群体提供服务?从社区里的大爷大妈,到出租车司机、宾馆酒店服务人员,到市区、郊区各个小学,侯群峰的脚步从未停歇。   “虽然很累,但每次看到大家的笑容,就会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他说。   “志愿者的英语课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姚家房中心校的老师说。“课堂氛围特别High,孩子们跟着英文歌边唱边跳,感觉地板都在震动。”   社区里的银发老人同样被他的志愿服务感染着。在抡才书院,从第一次不敢靠近的大爷大妈,到如今每次都热情打招呼;在武城街社区,一句简单的口语可以练上十几遍、几十遍,没有人露出不耐烦的神色……   目前,一周一次的英语培训已在全市40多个社区成为常态,10所小学开展了冬奥英语进校园,并且这个数字每周都在不断增长,在侯群峰的办公室挂着志愿服务时间表,日程满满,现在每周活动有80多次。   而在他心里,还有更广阔的蓝图。“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我们的目标是培训十万名市民、名优秀英语志愿者,让外国客人更好地感受中国、感受张家口。”医院联合筹建问诊翻译义工队,为外国友人就诊提供翻译志愿服务;还计划联合市特殊学校开展的手语推广志愿服务讲师团,为残奥会做准备。   在他的设想里,下一步将继续动员社区居民、公司职员、公务员、大学生和中学生等加入到英语志愿服务里来。让志愿服务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让更多的市民能够参加到志愿者的队伍当中,增强全市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志陈文廷点滴大爱为公益

陈文廷(左)看望孤寡老人

  “大妈,在吗?”   “大妈,下周的活动还需要准备什么?”   清晨的鸟鸣声如今已经被   认识她的人都叫她“廷大妈”,陈文廷自己对这个名字也很认可:“我们的公益组织就是一个家,我永远是大家的‘廷大妈’”。   作为“爱在点滴”公益组织的发起人,陈文廷坦言,这与她的个人经历有关。“我出生于农民家庭,16岁时参加中考落榜,由于家境贫寒,读书愿望彻底落空,于是只能选择进城务工。”   从给别人打工到有了自己的服装店铺。转眼20载,虽然生活条件改善了,但当初因贫穷无法继续求学的经历成了陈文廷心里绕不过的坎儿。于是,积极参加帮扶贫困大学生、失学儿童等活动,为那些和自己有相同境遇的孩子献上一份爱心,给予心灵上的慰藉,也是她对自己的安慰。   渐渐地,公益的种子在陈文廷心里生根发芽。年9月,她与身边志同道合的24名爱心人士创建了“爱在点滴”公益群。由于公益群倡导随手公益,倡导“公益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这种不设置任何门槛的公益理念迅速吸引了很多爱心人士加入。   年12月,她们收到了第一份大病求助。一个患急性淋巴白血病小女孩的爸爸找到了陈文廷。他说:“姐,我闺女是白血病,但能救。我们已经做了11次治疗只需要最后1期了,我闺女就能转入维护期。可家里能卖的都卖了能借的借光了,山穷水尽了。我也求助过一些大的公益组织,但人家一听白血病都不愿意帮忙。姐,你看看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   同样是母亲的陈文廷听后,难受的要命。怎么办?咬着牙也要帮。   她白天卖服装,晚上用鞋盒子糊募捐箱,写募捐用的传单。每天清早,趁顾客少时去联系活动场地,提前沿街挨门发活动传单。   她还记得年12月20日零下20度的尚峰广场上,大家冻得眼睫毛上都是霜花,但心是沸腾的。从各处而来的爱心人士源源不断,有陈文廷们提前联系的网络群友,还有附近的居民。尚峰广场上一位卖糖葫芦的大爷第一个捐了15元;一位大妈拉着她说:“闺女,你等我一会儿,我出来买菜就带了20元。果然,一个小时不到,大妈再次捐了元。”   虽然冻得鼻涕眼泪,但那一次,她们终于给小女孩筹够了她的救命钱。这件事坚定了陈文廷的公益信念:社会上好人很多,只要传播引导善念,发动善举,一定会有更多人加入到公益中来。   从那时起,从月捐中每月拿出元用于资助崇礼二中的一名贫困学生;为特教学校的学生捐赠个下载着有声读物的MP3,以及一些用于紧急求助的声控铃;走进高家营幸福院、道光孤儿院、市福利总院等捐献爱心物资……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些爱心行动的帮扶力度有限,但对于一个自筹善款的草根公益群来说已尽了全力。而受到这些好心人的感染,当一些家境困难的受助者成为了“爱在点滴”中的一员时,让陈文廷他们找到了坚持下去的意义。   很多人都问过她:公益给你开工资不?不。那你到底图啥?   陈文廷也问过自己:到底图啥?   当每年过年过节收到一堆来自受助对象的问候信息,当受助者说也要参加公益,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时,陈文廷心里有一个声音说:就图这,就图对处于困境中的人们送去一份难得的温暖和鼓励。   如今,在“爱在点滴”中,有很多特殊的志愿者们:脑瘫的志愿者叶子是电脑技术部门负责人,弱听的王磊是助残培训项目手语班的主讲老师;白血病女孩的爸爸宏伟在孩子康复后就成为了每次捐款的积极分子……爱在点滴不仅是个公益平台更是一个公益之家,而她,是大家的“廷大妈”。   “爱在点滴”把平民公益理念像吃饭喝水一样植入了很多人心中,公益不再是高大上的代名词,更是大家的随手而为,从年成立起,这个草根爱心组织从最初24人的爱心群发展到至今有桥西分部、万全分部、大学生分部、张家口慈善义工联合会爱在点滴志愿服务队四个分部,下设十个便民服务站点,至今共开展了各类活动余次,捐款捐物总额约60万,参与人数上万人,以爱之点滴汇爱的海洋。   陈文廷说:“也许穷我一生也改变不了太多,但我变了,世界就变了。作为普通人我们无法去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怀着伟大的爱去做一些小事,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暖善良。”

志任大龙爱心在我心

任大龙(右一)与同伴

  在任大龙的衣橱中,有两套衣服是他的最常穿,也最爱穿的。一套是深蓝色警服,另一套是鲜红的志愿服务队队服,这深蓝和鲜红也成为他生活中最鲜亮的底色。   任大龙岁数不大,但做公益却是“老资历”。年出生的他参与公益活动已经十多年,从最开始一个人做好事到后来成立爱无界限公益促进会,再到如今参与并发起张家口慈善义工学雷锋精神志愿服务队,一路走来,他的公益脚步从未停歇。   “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弱小,但爱的感染力强大,我要用自己的爱心汇聚更多的爱心。”这样的信念一直支持着任大龙。   在一次巡逻时,任大龙发现一名老人正颤颤巍巍过马路,步子特别慢,每挪一步都小心翼翼,甚至还有些不敢落脚。他赶忙跑过去,搀起老人胳膊时才发现,原来老人双目失明,边走边聊中他得知老人要坐火车去北京的亲戚家,但身上没带钱。任大龙安顿老人在候车厅休息,自己掏钱买了车票,又联系铁路工作人员将老人送上车。老人临走时,紧紧攥着任大龙的手连声说着:“碰着好人了,碰着好人了,谢谢,谢谢……”   这样的事在他的工作中几乎每天都有,有人丢了钱包,有人迷路,有人和孩子走散……作为民警,因责任,因爱心,他辛苦受累却依旧乐在其中。   有一次,得知怀安县有个女孩患了白血病,任大龙立刻赶去了解情况。当时女孩家里已经为了她的病花了五六十万元钱,实在负担不起接下来的医药费,任大龙四处奔走,终于筹来了五万多元钱帮助女孩治病。   还有一次,在公园,他遇到一位求助者,孩子患紫癜肾炎,但家里情况窘迫,为了给孩子治病夫妻俩不得已向路人求助。留下了联系方式,确定情况真实性后,任大龙再次伸出援助之手。他回到家立刻把求助信息发到朋友圈,并联系到一个公益组织,筹集了两万多元钱交给孩子父母。在孩子治疗期间,他经常去看望孩子并鼓励他听医生的话。孩子终于康复出院,任大龙也成了这家人的“亲戚”。   好事做得越来越多,结识的人也越来越多,时间久了,在任大龙身边汇集了许多爱心人士。为了让越来越多人了解公益,参与公益,他建起了爱无界限公益促进会QQ群,开始组织敬老、助学、扶危救困等各种公益活动。   年4月,任大龙和爱无界限20多名志愿者,与一群自闭症孩子相聚在胜利公园。看到那些可爱的孩子隔绝在人群之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他辛酸不已:“他们应该和正常孩子一样,快快乐乐玩耍,开开心心欢笑,我该怎样才能帮助到他们?”为了让这些孩子能笑一笑,任大龙和同伴集资买来皮球、画板、儿童读物等。在鲜花盛开的公园,他们卖力地拍皮球、画画、讲故事……原本不愿与人交流的孩子,渐渐接受了这群穿红马甲的叔叔阿姨,看着加入到游戏中的孩子越来越多,任大龙也开心地笑了。   年3月16日,组织50多名志愿者到张北县郝家营乡对口淖村,给贫困学生带去书包、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并给村里5户贫困村民带去衣服、粮油等用品;年5月21日,与爱无界限志愿者捐助28名贫困学生,为他们送去元助学款,价值元的生活用品及28套国学经典书籍;年6月,看到“孤寡老妇人独自抚养弃婴16年”的报道,马上召集爱心人士商量帮助老人和孩子……   “也有人问我做公益有什么目的,其实我就是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能帮助一人是一人,能帮助一家是一家。”就这样,任大龙帮助了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在他心里,公益就是生活与工作,“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我的职责和使命,作为一名普通市民,奉献爱心也是应该做的事情。”   年8月,任大龙参与并发起张家口慈善义工学雷锋精神志愿服务队,短短几个月时间,已组织开展十余次公益活动。   “无论生活发生什么变化,我对做好人,行善事的准则不变。我会用实际行动把雷锋精神传承下去,帮助身边更多的人……”在慈善义工学雷锋精神志愿服务队举行授旗仪式那天,任大龙将这句话工工整整地写在了自己的工作日记本上。

文章来源:张家口日报

志愿河北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投稿邮箱:zyfwgz

.







































白瘢风图片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jiakouzx.com/zjksms/101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