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张家口过年风俗

  在张家口老家进入腊月就开始忙着过年的准备,记得小时候刚入腊月宰了猪那时候农村都没有冰箱,记得父亲去村西头的大海里打出几块冰带回家趁凌晨气温低的时候把猪肉放在案板上冻,那时我们的轮流看着案板上的肉上冻因为大早晨让狗叼走是常有的事,然后放在几个大瓮里冷藏等过年吃。

  腊月二十三叫灶王爷上天祈祷来年的好收成当天也叫小大年,人们开始打扫家用旧报纸房把顶仰城重新装裱一下,用白土把墙壁全面粉刷一下那时候根本没有卖的大白粉,白土也是夏天拉抹房土的时候掏出来的。紧接着就是压山药粉条炸大豆和用白面做的土话叫中锅个蛋蛋。忙完这些几乎也是年根了,老家讲究春联和窗花必须在二十九和三十全部贴上,二十七八两天不能贴说是七窟窿八眼睛不吉利的意思。

  大年三十吃过早饭家家要给已故的祖辈上坟,有的人家顺便把祖辈请回来供奉家中叫《请孰》过破五就是正月初五再送走,每天吃饭前先给祖辈上供磕头再全家吃饭,听老人们常说人要好过不离死货就是这个象征,三十中午必须是油炸糕祝愿生活年年高的意思,晚上家家包饺子准备初一早上吃,锅里煮骨头或者鸡肉不能煮猪头意思是三十晚上快乐祥和不能头头脸脸的。当天晚上熬年不能睡觉没有电视谈不上看联欢晚会有的人家听收音机里说相声,那时候老人们有顶骨牌,吊猴,编棍儿,年轻人用扑卡三打一,对打对后来出现抓黑枪,扎金花,斗地主等。包完饺子后一家人吃骨头聊天喝着茶水盘算着来年的丰收多打粮食,进入午夜后也就后半夜三四点开始接神人人都穿新衣服年龄逢九的要系红腰带红背心内裤袜子辟邪的意思。家家在院里点旺火,旺火堆里必须有糕和馍馍是供奉财神的食品,旺火越大越好尤其是火光从天就是兴旺发达,放完礼花和鞭炮全家人在一起吃花生葵花籽等俗话叫《剥穷皮》,这些穷皮压在炕席底等破五送土的时候用意思把穷送走了。此时不能开箱接柜更不能往地上洒水否则老鼠吃粮食。

  初一早晨家家户户吃完饺子汇集在一起去村头放烟花迎喜神,牛角和马尾巴系红布条人们赶着狂奔,我们村一直到今保持敲锣打鼓迎完喜神拜军属给每家当兵的父母和爱人拜年。大年初一忌讳的很多锅里时常不能空的必须有吃的意思是年年有余,在吃上也有说法,大年初一吃饺子新媳妇生胖小子,大年初一吃豆芽穷根扎肚,大年初一吃莜面新媳妇生个干灯捻意思小孩瘦身体不好等等举不胜举,正月里忌讳针线活不吉利,流传一句民谚就是馋老婆盼时节因为时节吃好的,懒老婆盼正月因为正月忌讳针线活。初一这天忌讳非常多一年之计在于春否则全年不吉利,夫妻不能吵架,闺女不能给娘家拜年俗话叫大年初一闺女回门娘家受穷。

  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一些民风民俗随之渐退留在心底的成了美好回忆,其实多想保持我们塞北明珠张家口,昔日察哈尔历史风貌,也是我们民族的文化。

最后,小便给您盘点一下那些不合时宜的春节习俗

1除夕不能回娘家

说起这个习俗,就得从根儿上刨。在过去,中国女性地位低下,女孩儿出嫁后,就算是男方家的人了,所以在除夕这种自家团圆的日子,自然不方便一个外人的参与,即使父母思念女儿也只能忍受这种规矩。其实说到底,这些陋习的根源都来自于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在现代社会来看,实在不可取。这个影响极其深远一直到现在,尤其不少农村地区在婚嫁、生子等问题上体现的更是明显。

2破五以后才起事

为什么叫“破五”呢,那就要从longlongago说起了,关于这个问题,我也特意咨询了我88岁高龄的奶奶。根据奶奶含糊说的(她没牙)我们家乡的习俗结合网上的资料,大致可以这么理解:破五,破的是“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老辈人封建的认为,从三十儿到初五,不能起事,比如盖房、开张等,不能打扫卫生倒垃圾,甚至不能走亲戚,起事会让全年的运气都坏掉,倒垃圾会把运气、财气给倒出去,而走亲戚会把霉运带去别人家。各地的风俗也不同,但多多少少都有类似的封建思想。还有另一种说法我觉得倒是可以继承和发扬的:“破五”还有“破吾”之说,即破除自己的坏毛病,反省自己的过失,塑造一个新我。大家以后不如就把这句话作为对“破五”的理解吧。

3正月不许剪头发

这个我记忆比较深,因为去年我奶奶还教训我(怎么又是我奶奶):你这孩子!你剪头发对你舅舅不好!为什么是对舅舅不好?怎么不是姑姑、姨姨、伯伯?这就要追溯到大清王朝去了。大清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大家都知道,是为了以此来作为对汉人及其他各族人民进行思想统治的一种手段。对汉人来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剃我头那还不是要了老子的命,让老子背上不忠不孝之名吗?!所以,一场场保卫头发的局部战争在各地上演了起来,额…结局你们知道的,我大清好生强大,剃的剃,杀的杀,由此,大家对明室愈发思念,一些“忠诚的有识之士”就以“正月不剃头”的表达“思旧”之情,由于此事不可张扬,只能在地下进行传播,慢慢的,“思旧”就被误传成了“死舅舅”。今年我得跟奶奶说:三百多年前的事儿了,咱不较这个真儿了好不?

4春节假日赌博忙

春节回家,不少人都拿到了年终奖,就算没拿,在春节进行一些娱乐活动也是必要的,赌博,俨然成了过年在家的保留节目,农村地区尤为盛行。每年回外婆家,亲戚们也都会聚在一起玩儿两把,我也偶尔参与一下,玩的都不大,输赢始终保持在块以内。所谓“小赌怡情大赌伤身”,有些人在过年期间赌性大发,居然想要靠赌博把年终奖翻一番,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借此现象,一些不法分子在较私密的场所开起赌局,使得很多赌徒把过年的钱输得血本无归。亲戚朋友间小玩两把我倒觉得是增加年味儿的事情,但赌注过大就不可取了,伤钱事小,伤情就得不偿失了。

5爆竹震天孩童哭

此前,一张清洁工夫妇呼吁年轻人少放点鞭炮的图片在朋友圈疯转,不少具有人文关怀的朋友都积极响应,后来形势转变,大家惊呼:卖炮大爷怎么办?两个事儿都是好事儿,少了哪个都觉得不是滋味儿,办法大家也都知道了,那就是:谁放炮谁扫地!可是对这个办法的实施度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满地的烟头纸屑就是证明。此问题这里不便展开讨论,接着说过年放炮的事儿。炮,是一定要放的,在哪放?什么时间放?放多久?怎么放?问题的答案其实大家都知道,希望今年都能呼吁身边的人注意这些问题,自己更要做到哦。最后,一定要注意安全,相信我,我可是经历过事儿的人啊……

6铺张浪费不可取

过年啦,家家都会备足了年货,大鱼大肉的吃上他几天,姑娘们对这点一定是深有体会的,原谅我说到你们痛处。辛苦一年了,多吃点那是必须的,亲朋相聚也不免要整上一大桌子饭菜,根据我家的经验,从初一开始,平均每两天吃一次剩饭,饺子更是要吃到正月十五(整天就是包了吃,吃了接着包,北方习俗)。现在不比旧社会啊,物质如此丰富,超市都不放假,人家来串门也不是为了来大吃大喝一顿啊,何必如此“盛情款待”呢?更有甚者,一顿年夜饭竟然花费数万,要我说,饭店黑了心,顾客残了脑。

7走样变味压岁钱

“祟”,在中国传统中是个不好的东西,代表邪和恶,“压岁(祟)钱”就是由此而来的用于驱邪辟恶的玩意儿。一般由长辈给晚辈,或晚辈孝敬长辈。随着我们生活水平和物价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数目也是水涨船高,不少人自己都过得紧巴巴的,但为了面子,每年仍要拿出与他人相仿的压岁钱来分给家中小辈儿,以示自己干的不比别人差。当然也有其他情况,比如某个亲戚家中困难,为了不让TA难堪,便以压岁钱的形式对其进行资助。还有些就比较令人厌恶了,如不法商人以压岁钱的形式向某官员行贿。总之,压岁钱里头藏着太多的中式智慧与“智慧”,体现了古老却历久不衰的哲学思想。如何让压岁钱成为我们沟通情感的工具,而不是走样变味儿的手段,这是我们都需要好好思考和把握的。

掌上尚义|有您更精彩









































儿童白癜风怎样治疗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jiakouzx.com/zjksmj/84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