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圪斗粉”是万全县的一种特色面食,因煮熟后形如蝌蚪,被当地人称作“蝌蚪粉”,万全人“蝌蚪”的发音是“圪斗”,所以就叫作“圪斗粉”。“圪斗粉”是粗粮细加工而成形的,它为人们夏季喜欢吃的一种新鲜饭食。常用于招待亲人及远方来的宾客。“圪斗粉”起源于宋代——兴盛于清朝。“中华饮食文库——中国面点史”有记载。万全县上营房村的闫向兵一家,从事纯手工制作“圪斗粉”已多年,因为粉地道,调味香,十里八乡远近闻名。“圪斗粉”一般是用玉米面制成。随着社会的进步,它以白面、莜麦面、豌豆面、荞面、山药淀粉等为原料制作而成。如用现磨的玉米面做“圪斗粉”是最好的主料。温水汤入锅内,下边加火,上边搅拌,渐搅渐熟,渐熟渐稠,越搅越筋道,到了既筋道又能从一个带眼瓦制或铝制的专用漏勺里,使其在稍有外力的情况下自然从孔里流到盛有凉水的器具里,便成了无数像蝌蚪似的东西,就成了“圪斗粉”。待浸泡片刻,便可一碗又一碗地捞出食用。“圪斗粉”黄里透亮,嫩且筋道,光润而顺口,加之凉水浸泡,犹如冰镇。吃时,从凉水里用笊篱捞到碗里,浇上五味俱全的冷汤就可以食用了,暑伏间食之最妙,那种口感和柔滑让你永远难忘。
▲糊状,将玉米面跟淀粉混合加水和成糊状。
▲蒸糊,把面糊发入大锅加盖蒸熟。
▲按顺时针方向搅拌,防止粘锅。
▲蒸熟的面糊放入传统的瓦盆中,用捣锤顺一个方向边搅边往下压。
▲金黄发亮的“圪斗粉”从瓦漏中挤了出来。
▲冲凉,流动的凉水浸入粉桶中。
▲浸好的黄里透亮的圪斗粉。
▲将粉盛碗,放入黄瓜丝、咸菜丝、香油、上好的辣椒油等,便是一碗地道的“圪斗粉”。
关于·About
摄影报道:耿俊邢鹏飞赵娜
本版编辑:张小雯儿
公信源于责任权威造就品质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资讯
看完别忘记个哦↓↓↓
北京中科医院白癜风早期可以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