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垣印记
编者按
年7月14日,张家口市清水河山洪爆发,河水将通桥冲毁,桥东区怡安街以南被洪水淹没,全市受灾群众上万人,多人被洪水夺走生命。这是张家口市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洪灾。今天张垣方志向大家介绍年7月张家口清水河洪灾。欢迎在文章后与我们互动留言。
张家口年清水河洪灾
张家口市区四面环山,是个小盆地,清河水从中流过,全市的文明和繁荣就发生在沿河两岸。清水河上源坝上百里大沙河,下注洋河而流入永定河。无雨时节,只有山泉和溪水流注其间,水量不大。一到雨季,坝上山川洪水齐汇河中,汹涌而下,水势湍急险恶。河床一旦宣泄不畅,洪水便漫溢两岸市区造成水患。在同水患长期斗争的活动中,劳动人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组织了“桥工社”和“坝工社”,对堤坝进行修复和加固。为防水患市区沿岸险要处有石块砌筑了牢固的堤防,被称为“铜(通)一桥铁坝银(营)城子”,城建三绝之一。清水河把城区一分为二,颇不利于行旅往来,洪水季节两岸交通被迫断绝,明朝万历丁酉年始建“通济桥”,历时三载建成,桥长二十五丈,宽二丈三尺,高一丈八尺,全部用石条砌成.,下有七孔半圆形桥洞、造型美观,结构坚固。至年大水之前,虽经三百廿四年间的洪水冲击仍牢牢地扎根在清河中。
张家口年清水河洪灾
从清道光十八年(年)至年,一百零五年间就发生了九次严重水灾。而年农历6月13日夜间的洪水比历次都大,损失尤其惨烈。遭受损失一千万元之巨,死亡及失踪百姓几近万人。6月初,坝上坝下阴雨连绵下个不停,清河水汹涌奔腾充满河床。农历6月9日,大水冲毁大境门外石坝三百余丈,各商号号损失近十余万元,皮毛商在河滩堆积的大垛各种皮张和牛羊毛尽被洪水吞没。也正是这些大捆的毛皮和被洪水冲下来的树木,车辆等大型的杂物堵塞了通桥(即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通济桥)的孔道进而酿成了水淹张家口市区的大祸。
12日下午,大雨滂沱,山洪齐发,洪水流量达立方米/秒,通桥孔道堵塞,洪水很快漫过桥面,奔腾咆哮冲向两岸,13日凌晨三时许通桥倒塌,三百余年的古石桥毁于一旦。桥东一片汪洋,东岸边的“三太爷庙”整个被洪水推着向南走,撞在对面的大戏台上,庙顶和戏台上的难民纷纷落水,呼爹喊娘,惨不忍睹。举目东望,只有火车站的天桥象一座小小的孤岛,在洪水中摇晃,上面挤满了死里逃生的难民。下午,洪水从大境门和平门外沿明德街(旧称边路街)和深沟大街(现称新华街)奔腾而下,在武城街和至善街口汇合后,冲倒沿途的建筑物直向大河奔去。至此时,除堡子里和地势较高的地方外,桥东桥西全部淹在浩荡的洪水中。
黄昏至14日晨,雨停云散,洪水渐退,昔日城区面貌荡然无存,唯有沉沙和污泥高及屋顶,断墙残壁露在泥沙之中,溺死者尸横遍地,惨不忍睹。这次水祸除清河两岸外,宝丰、宝善、福合诸街也是重灾区。福寿、怡安二街较轻。桥西大河套、税司街损失不亚于桥东。挢东桥西泥沙达一丈,几乎与房檐平齐,火车站泥沙盖住了站台。原武城街北口与深沟大街相距很近,把角处是“万忠源”牛肉铺,由于位置首当其冲,店铺全被冲垮。事后据不完全统计,此次灾变仅市区死亡近三干人,加上沿河两岸农村被洪水吞噬的村民几达万人,房屋建筑倒塌一万一千余间,冲得片瓦无存者一千七百余间,沿河两岸的店铺,房屋货物全被冲没者也有一百余家。总计损失约一千万元。灾后张家口满目疮痍十室九空,幸存者生计断绝,只好背井离乡四处逃难。淤沙中的尸体及各种生活用品,虽经清理,终因工程太大,难以短期完成,只好任其在酷暑之中腐烂。
张家口年清水河洪灾
其后,由万全县水灾救济会,各行救灾会,道院救灾会,红卍字救灾会,察哈尔救灾委员会,京庄赈灾会,皮行救急会联合组成救灾慈善团体,拟定八项办法:
1.借宽阔庙宇及公所剧场收容难民;
2.掩埋尸体施棺木;
3.放粥散馒首以赈饥民;
4.军警昼夜巡逻以保治安;
5.施舍药物以防疾疫;
6.官厅出示禁止高抬市价以防奸商牟暴利;
7.京绥铁路恢复后免票送难民回籍返乡;,
8.恢复交通以便往来.
此八项逐一执行。首先抢修电灯、电话;铁路很快通车营业;在河中临时搭架木板浮桥,暂利行人往来。各街道淤沙由军队、慈善团体、民户铲除清理,其中有“三合公”丁经理包工清理怡安、武城诸街,历时数月才初现灾前模样。
当时各界准备修复大桥,整修堤防,予计需款十五万元,除向各处募捐外,另有一项修路浚河的专款,每年可收六七万元。此项专款是附加在本地人民身上的税款。但这笔钱全部被察省军政大员们贪污了,当地绅商屡次电请照拨,均被都督署拒绝。直至张之江署察后,铁桥及其他各项治理方案方告实施。
年是张家口人民多灾多难的一年,6月间的水难未除,紧接着12月又发生了张锡元四旅之兵变,百姓元气大伤,人口锐减。
(文章摘选自《张家口市志》
《张家口市区的两次水灾》作者:勾瑞文)
赞赏
长按偏方治疗白癜风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的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jiakouzx.com/zjksly/9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