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编辑张家川(甘肃省天水市下辖回族自治县)一般指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隶属于甘肃省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东北部,东接陕西省陇县,南邻清水县,西连秦安县,北毗华亭、庄浪县。总面积.8平方公里(年),人口人(年),年,张家川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万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有关山秦家塬风光、小麦积、花果山水帘洞等著名景点。[1-3]
中文名称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外文名称
ZhangjiachuanHuizuZizhixian
行政区类别
县级
所属地区
中国甘肃省天水市
下辖地区
张家川镇等
政府驻地
张家川镇
电话区号
邮政区码
地理位置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
面积
.8平方公里(年)
人口
人(年)
气候条件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关山寺湾风景名胜区等
车牌代码
甘E
目录1建制沿革
2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区划详情
3人口民族
?人口
?民族
4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
?气候
?水文
5自然资源
?水资源
?森林资源
?生物资源
?草地资源
?矿产资源
6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7社会事业
8当地特产
9旅游景点
1建制沿革编辑夏商时境内为西戎地。
周代时为秦国的发源地。
公元前年(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秦设陇西郡,郡治狄道(甘肃临洮),张
张家川(4张)
家川县属陇西郡。
西汉沿袭秦制,实行郡县二级制。
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年),置天水郡,辖16县,其中陇县(治张家川县城)在县境。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年),置监察性质的刺史部13州,陇县属凉州刺史部天水郡辖。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改王莽所置州牧为刺史,凉州刺史部驻陇县(张家川县城)。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天水郡改称汉阳郡,辖13县,撤清水、戎邑道并入陇县。灵帝中平五年(公元年),凉州刺史部由陇县迁冀县(甘谷)。
三国魏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三国初,魏复置清水县,撤陇县并入清水县。属广魏郡。之后张家川再未置县,县大部属清水县、秦安县辖。
金太宗天会八年(公元年),张家川县分属秦州之冶坊(治清水县黄门乡)、陇城(治秦安县陇城乡)二县。
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年),撤陇城县并入秦安县,撤冶坊并入清水县。张家川县分属秦州之清水、秦安两县辖。明清时,张家川大部仍属秦州之清水县、秦安县辖。
民国二年(公元年)3月,推行省、县两级制,暂存道制。张家川县大部分属甘肃省陇南道之清水、秦安两县辖。民国24年(公元年),甘肃省设立行政督察区,张家川县大部属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之清水、秦安县辖。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家川县分属天水分区行政督察区之清水、秦安县辖。
年4月,天水分区行政督察区改称天水区。
年7月6日,析清水、秦安、庄浪、陕西陇县37乡合并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区(年6月改称县),属天水区。
年12月,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清水县合并,置清水回族自治县。
年12月,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清水县分设。
年10月至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先后属天水专区、天水地区、天水市管辖。[4]
2行政区划编辑区划沿革年7月6日,张家川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清水县北部的张家川、木河、宣化、恭门4区的1镇25乡,秦安县龙山区的龙山、北河、连五、高庙、天宁、赵坡乡,陇城区的五方乡,庄浪县金锁区的清真乡和新陇区石桥乡的张棉驿等村以及陕西省陇县马鹿区的马鹿、长宁驿、宝坪乡为张家川回族自治区的行政区域;时,自治区设6区1镇37乡。7月20日又增设17个乡,全区共辖6区1镇54乡。
年12月缩区并乡,撤销张川、木河两区。经调整,全区设4区1镇29乡,即县直属3乡1镇、龙山区10乡、宣化区7乡、恭门区5乡、马鹿区4乡。
年8月至9月,将清水县白驼区松树乡的高家、刘山、刘坡、郭湾、杨坡、候吴6个自然村,秦安县连柯乡的榆树、高庄、大阳家、中庄、小阳家、洼子、南山、河李家、阎家、那坡里、梁家堡子、梁家湾12个自然村,华亭县店子峡乡的上堡子、石窑子、赵银子3个自然村划归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0月,撤销龙山、恭门、宣化3个区,增设龙山镇,并将大麻、峡里两乡合并。撤并后张家川设1区2镇27乡,即县直属2镇23乡,马鹿区4乡。
年8月撤销马鹿区,合并部分乡,张家川缩编为2镇12乡。9月实现人民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体制。经调整,张家川辖张川镇、龙山、马关、大阳、恭门、峡里、马鹿7个人民公社,28个管理区。12月20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清水县合并,置清水回族自治县,辖13个人民公社、55个管理区,个生产队。年5月改管理区为生产大队。
年12月15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清水县分设时,将原属清水县傅堡、朝阳、后川3个生产大队划归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将原属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盘龙、蒲魏等14个生产大队划归清水县。时,张家川政区设张川、马鹿、恭门、龙山、马关、刘堡6区、32个人民公社、个生产大队、个生产队。
年3月调整社队规模,撤销6个区工委,张家川缩编为张川镇、马关、梁山、连五、龙山、大阳、木河、川王、张良、胡川、张棉驿、刘堡、恭门、平安、马鹿、闫家16个人民公社、个生产大队、个生产队。
年6月,增设渠子人民公社。张家川共设17个人民公社、个生产大队、个生产队、2个居民委员会。
年改张川镇人民公社为张川镇。时,张家川政区辖1镇、16个人民公社、个生产大队、个生产队、3个居民委员会。
年12月改变“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人民公社改为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下设行政村,村下设村民小组。张家川设1镇、16乡、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3个居委会。
年2月,析张川镇为张家川镇、上磨乡,析龙山乡为龙山镇、四方乡,龙山镇增设南街居民委员会。张家川设2镇、17乡、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委员会。
年12月,将大阳乡太原村委会分设为太原和阳湾村委会。年8月,将木河乡店子村分设为店子、毛家、水沟三个村委会。时,张家川辖2镇、17乡、个村委会、4个居民委员会。
年12月,调整行政区划,撤销四方乡,将该乡的马堡、韦沟、东山3个行政村并入马关乡,将榆树、马河、连柯、四方、韩川、李山6个行政村并入龙山镇;撤销上磨乡并入张川镇;撤销张良乡,将该乡的纳沟、上沟、大堡、杨店4个行政村并入张家川镇,将阴山、袁家、张巴、海河、毛山、袁河、仁湾7个行政村并入恭门镇;撤销渠子乡,将该乡的水滩、下渠、东沟、双庙、吴家、高沟、寨子、陈阳8个行政村并入大阳乡,将大地、圆树2个行政村并入张家川镇,将上渠、八卜子2个行政村并入木河乡,将深坷、后湾2个行政村并入胡川乡。经撤并,张家川设3镇、12乡、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委员会,至年底行政区划未变。[5]
区划详情截止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辖3镇:张家川镇、龙山镇、恭门镇,12乡:刘堡乡、张棉乡、胡川乡、木河乡、大阳乡、川王乡、马关乡、连五乡、梁山乡、平安乡、阎家乡、马鹿乡。[5]
3人口民族编辑人口截至年,张家川总户数户,其中:农业户数户,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非农业人口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59‰。[2]
民族张家川民族以回族为主,年,总人口31.97万人,其中回族20.69万人,占69%。其他民族有汉族、满族、藏族、蒙古族等民族。[6]
4地理环境编辑位置境域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天水市辖县,东接陕西省陇县,南邻清水县,西连秦安县,北毗华亭、庄浪县。西距省会兰州市公里,东经陕西省陇县至西安市公里。天水市东北,陇山西麓,属六盘地槽与陇西陆台两大地质构造单位的过渡地带,为六盘山经向构造与秦岭纬向构造接壤处,地理坐标为东经°54′至°35′,北纬34°44′至35°11′之间,东西长62公里,南北宽48公里,总面积.8平方公里(年)。[1]
spanclass=BMap_MarkerBMap_noprintunselectable=on=title=style=position:absolute;padding:0px;margin:0px;border:0px;cursor:pointer;width:19px;height:25px;left:px;top:88px;z-index:-;background:url(北京白癜风医院在哪北京哪家医院皮肤科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jiakouzx.com/zjksly/8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