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晋剧老艺人吴本荣、张桂莲、吴本贞

张家口晋剧老艺人吴本荣、张桂莲、吴本贞

吴本荣,山西省阳曲县佛山村人(旧属盂县),生于年,卒于年农历腊月,阳历为年一月。吴本荣出身贫寒,父母务农为本。兄弟三人,他居二。长兄未从艺,后亦在乡务农,于年去世。其弟为著名晋剧艺人吴本贞。

吴本荣工武行须生、小生。早年与其弟在“东四处”(在今阳泉、晋中东山一带,四处即盂县、平定、寿阳、乐平。乐平,即今昔阳县)学艺,其师不详。出科后曾搭盂县“快班”,该班由乔鹏飞所承,李二旦承事掌班。班里当时戏行当齐全,阵容齐楚为“东四处”之首。艺人中“四梁八柱”各领风骚,名家强手每怀绝技演出剧目戏路子宽绰,戏码子硬壳意味“东山派”之冠。“三大门(须生、青衣、花脸)”有须生耿银海(五台人)、葛秀枝(平定程家庄人)老二旦;正旦“万人迷”王玉儿、“太谷湖”王栋、“白玉鸟”郝喜儿(盂县乌玉人)、花脸康喜贵、黑六子(燕龛西沟人)、侉喜儿(剥驴黑):“三小门(小旦、小生、丑)”有小旦“机器面”宋宝翠(一名宋天宝,盂县青城人)、“黄眼睛”(西南舁人)、郝三孩、抓心旦许志林,三花脸“三变化”秋小子。文武场面:鼓板孙二猫(盂县水车湾人)为首,呼胡有老义元(盂县刘家村人)携其徒张仰增坐中。演出剧目有《八义图》《富贵图》《串龙珠》《北天门》《大报仇》《豫让桥》《春秋笔》《芦花河》《三疑计》《牧羊卷》《南天门》等。吴氏兄弟在班中更是得到了良好的学习与实践。此后辗转了阳泉、晋中、太原一带。

20世纪40年代前后,吴本荣到达了“晋剧第二故乡”张家口,在此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演出生涯,并留在这里。年七月开始,张家口的班主苏大友、侯德全从山西邀请演员到怀安县与张家口孤儿院科班联合演出。第一批演员中就有吴本荣,同去的有刘仙玲、刘桂英、三夜壶等人。四十年代在张家口演出于上堡的新新、同德等戏院。此外,还涉足绥、包等地。四十年代,在张家口演出于上堡的新新、同德等戏院。此外,还涉足绥、包等地。

在经过了张家口一次解放进行的戏改工作后,年,内战在即,我军撤出了张家口,国民党傅作义军队进入张家口。当时国民党军队三十一师有一个按连队为建制的学员班。学员有七十多人,多为十五六岁的青少年。该班是在内蒙古后套地区成立,原来是学通讯的,后请师父教秦腔,又到张家口改成晋剧。由于教师短缺,聘请吴本荣、吴本贞和李春来等人前来任教。而同时期,赵步桥将新新戏院大部分演员京、津演出,又适逢裕民戏院部分演员出走,经协商,两院未演员合演,由该师学员演冒戏、当配角、跑龙套,以新编三十二师东征的名义在新新戏院演出。

年12月,张家口二次解放,新新戏院由察哈尔省军管会接管,当时戏院以吴本荣为代表的九十多人成为新型社会下的剧团的最早成员。年,新新戏院废除班主制,成立共和班,院团合一。并于当年10月定名为"察哈尔省实验晋剧团"(即后来的张家口市晋剧团,名称更换较多,人们习惯称为"一团")。此时,基于解放初期剧团没有党团组织,省工会张绳祖在剧团发展工会会员,10月5日建立基层工会。吴本荣被选为工会正主席,副主席张少池。

新社会焕发了吴本荣新的艺术生命力。早在四十年代,吴本荣在怀安县与孤儿院科班联合演出时,为科班的娃娃说了《玉棋子》、《武圣官》、《鱼篮会》、《追鱼》等戏,都是不常见的剧目。新中国成立后,在响应文化的各项政策之下,排演了大量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

在艺术上,吴本荣、吴本荣兄弟二人都以耍梢子见长,拿手戏除兄弟二人均有的《五雷阵》之外,吴本荣还有《上天台》、《鲛绡帕》等一系列剧目。在《上天台》中扮演刘秀,尤其是在闻知郭妃趁刘秀醉酒假传圣旨,害死姚期,拔剑欲刺郭时,从表情到动作表演相当细腻逼真。还有刘秀"祭太庙"一折(京剧叫《打金砖》),将梢子功运用到其中,在表演刘秀将死时耍梢子,路数多,持续时间长,深刻地表现刘秀的羞悔之意,极为精彩。《鲛綃帕》一戏中,吴本荣扮演太子赵慈云。在表演太子被西宫张月英所害,仍然以梢子功传意。所以,吴氏兄弟的梢子功在张家口一带堪称一绝。这在现在来看,几乎都是达不到的。

吴本荣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和艺术的交流。单梢子功而言,就有大批弟子前来学艺。其弟子多是来自大同、呼市、包头一带的剧团,尤以天镇为最。乌兰察布晋剧团的张进祥即是其弟子。

在解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张家口地区的各晋剧团与晋、蒙剧团仍保持着密切联系。一则老艺人们在旧社会有是师兄弟或曾经共事相当要好,由于解放后的安置,相隔甚远,分别时间久,而互相带团切磋艺术,二则各地剧团出于吸取他人之长,进行交流学习。张家口与大同相距甚近,剧团相互交流也较为便利年,大同天镇县晋剧团到张家口演出,团里挂头牌花脸的邬荣一心投名师学艺,吴本荣看出了邬荣的心思,于是带他到大同找到了曾与吴本荣同学艺共事、时任大同市晋剧团团长的王正魁。然王正魁收徒谨慎,先以时间紧急等缘由故意推脱。但王正魁却一直未忘了此事,第二年,邬荣在大同矿区演出,王正魁在台下悄然观看,经与团内了解情况,收下邬荣,并且精心培养。吴本荣先生还曾随团到达呼市,与呼市晋剧团的著名小旦康翠玲等人进行了艺术上的交流。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一切传统戏禁演,文化事业受到严重打击,张家口市晋剧团在此时也被严重破坏。在此背景下,吴本荣先生受到迫害,年旧历腊月,与世长辞。

吴本荣之妻张桂莲为张家口市晋剧团演员。有一子二女,除其子吴顺先从艺外,二女皆未涉足梨园。

张桂莲(——),山西灵石人,吴本荣之妻。早年在晋中一带学艺,工须生。扮相大方,戏风严谨。十余岁时到达张家口,演出于张家口同德、新新等戏院。解放后,与吴本荣二人进入张家口市晋剧团。多与筱桂桃、杨艳芳、刘彩凤等名角进行合作。上图摄于年4月30日,为筱桂桃在张家口晋剧团指导合影。

吴本荣与张桂莲去世后,合葬于怀安县柴沟堡镇。子女中,吴顺先居长,业已去世。

吴顺先(——),毕生于怀安县晋剧团工作,任鼓师。年,怀安县晋剧团被划为张家口专区一团,涿鹿县为专区二团。年,两团合并。年,两团分开,各自归县。年,怀安县晋剧团解散。吴顺先老师也从此转业。年阴历九月,因脑瘫逝世。

(图为吴本贞在《五雷阵》中扮演孙膑的剧照)

吴本贞(——),晋剧生角,乳名三牛,人称三牛生。生于山西盂县(现归阳曲)佛山村。

年,佛山一带遭了灾。年方13岁的吴本贞,因父亲出远门给人拉骆驼,母亲又早在他三岁时离开人世,只好求舅父选条生路——去学戏。当年农历五月廿七日,吴本贞随舅父走进盂县东梁村,在叫“武梨园”的戏班开始了卖身学艺的生活。

武梨园有40多名学戏的娃娃,多数是本乡本土的穷苦人家的孩子。班主叫年老五,常请一些名角搭班演出和教戏。这个娃娃班行当齐全,演戏认真,戏装较好,剧目过硬,在盂县一带较有名气。享有盛名的晋剧名角大燕龛旦春寿子师傅,就在这里教戏。清光绪年间,大燕龛旦曾与油糕旦、圪串生在北京的《双盛和》戏园献艺,后被召进宫唱过御戏。这位老先生擅演《倚栏阁》、《火焰驹》、《戏叔》等花旦戏,山西东四处老乡很捧他,曾流传:“看不上大燕龛,三天不吃饭”。可见这位老前辈演戏很吸引人。吴本贞学戏时,这位前辈已70多岁,不登台了,但教徒弟们走起“花梆子”,干净利落,身段十分漂亮,看得出这位老先牛功力深厚,动态丰采大方。科班里有位姓冀的老艺人。艺名鲜黄瓜,他和四川马都教刀马花旦,但各有绝招。教武功的是位姓王的师傅。他对徒弟十分严厉,翻、打、滚、跳动作必须到家,学戏的娃娃都很怕他。

吴本贞拜的师傅姓李。同科学友叫他玉印师傅,当时有60余岁,他教戏丁是丁卯是卯,一点也不含糊;他梆板清楚、精通“像伙点儿”(即打击乐),会戏颇多。吴本贞随师初学小生戏《庙中会》、《卖水》、《鲛绡帕》,后学会《杀府》、《云罗衫》、《调寇》和《五雷阵》等几出须生做工戏。吴生前谈到学艺经历:“我14岁那年,在盂县苌池初演《五雷阵》,剧中人孙膑上场是七锤子(即打击乐),转二性丝弦过门开唱:‘正在后帐演兵法,耳听营外叫骂咱’。学时师傅要求我唱到演兵法三字要配合打击乐亮相,可我初次登台,眼瞧台下那么多的人,心里紧张,竟忘了这个过场动作,到了后台师父气恼,一顿责打,要我牢记。再演时,心里总想着今儿别挨揍,该唱了,谁知竟连台词也忘了,因此又吃了不少苦果子。真是三百六十行,开口唱戏难”。年,吴本贞拜别了师傅,开始了走南闯北的演戏生涯。

年吴本贞出科住进寿阳四胜戏园,这个戏班是“二抱班”(演员阵容不整齐),常演草台戏,倒台八十里,班主什么都不给,连夜走七十里才给二个铜子儿。一般演员都是二江湖(即青年),一场戏常赶几个角色,舞台实践机会多,不少演员都是在这种二抱班掌握舞台经验,逐步成名。因在二抱班演戏的名角,比字号班挣的“份子”(工资)高,许多名角宁愿住这样的戏班。给吴本贞留下深刻影响的名角有:孙宝锤、马枣林、二旦日、任从黑、八老旦、六小黑、耿逗逗、黑庆旦、四儿生、义勇红、盖天红、乔鹏飞、小吉仙、小三儿生、十三红、板头红、白菜心等艺人。这些名艺人戏路宽广,唱功腔调丰满,咬字清晰有力,他们根据各自特点形成不同的表演艺术风格。

到年,吴本贞先生在山西盂县快班、平定秃狗头班、山西阳曲和太原搭班献艺,演技大有长进,作戏也讲究。

为了更进一步充实和吸取艺术营养,吴本贞于年秋,来到群贤毕至的张家口献艺,有幸结识了毛毛旦、豺狗生、陈玉林、玉娃娃、彦章黑、丁果仙、水上漂及后来成名的牛桂英、郭兰英等一批才华出众、技艺精湛的名家。先后在同德、新新戏园同筱桂桃、吉凤贞、郭寿山、刘玉山、南定银、金金奎、刘玉婵、王桂兰和孙文生等名角登台演出,给观众留下了较深刻印象。

解放后,吴本贞感谢党和政府对戏曲事业的重视,与演员们学文化、交流舞台经验,积极投入各种政治活动。

年夏,为使青少年演员开眼界,充分理解戏曲表演特点,发展和繁荣戏曲事业,吴本贞随筱桂桃、郭寿山等艺术家,分别在新新戏园、大众剧场,内部示范演出了《迷魂阵》、《风鸣关》和《五雷阵》。由于吴本贞艺技表演干净利落、注重人物、准确连贯,深受行家好评。

为了培养新的艺术人才,年吴本贞由张家口晋剧团调到张家口戏曲学校。专门从事晋剧教学工作。这年戏校为各县短期培养了一批进修学生。吴本贞为使这批学生尽快提高表演水平,严格要求学生加强形体锻炼。他在示范梢子功表演时,使用三尺长的稍子绕八字、倒顺甩、上下点,每次长达十几分钟,使学生心领神会,苦练艺成。是年,戏校教师筱桂桃、董士元、李胜和、关胜斌、曹艳霞、成全梅、刘钰、吴本贞及留校辅导荣祯、史改梅、赵汝、吕桂荣等,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共排出24个传统剧如《杀驿》、《杀宫》、《打瓜园》、《杀狗》、《盗仙草》、《柜中缘》等。其中吴本贞精心教授的《上天台》,格外引人注目。刘秀扮演者,进修班学生张俊祥(商都剧团青年演员)虚心向吴本贞学习,苦练“一招鲜”——梢子功,通过近半年勤学苦练,逐步掌握了梢子功技巧及在舞台上的合理运用,深受欢迎。吴本贞常告学生:“不怕功夫浅,就怕不苦练。”他要求学生在舞台上耍水袖、抖冉口、耍马鞭、抖帽翅时。始终注意做到:慢不怠,快不紊,刚不暴,柔不温。表演风格提倡朴实真挚,富有感染力。

吴本贞老师不仅长于"耍梢子",还长于做梢子。吴老生前自作的梢子和髯口,受到许多个人和剧团的征购。

年2月26日,张家口市文化局召集吴本贞(时任戏校晋剧科教师)、郭寿山(张家口市晋剧团团长)、王杰(张专戏研室副主任)、萨和章(张家口市京剧团副团长)、江橹(张家口市文化局戏研室)、王璧(张家口市晋剧团司鼓)、王玉琛(张家口市晋剧团秘书,后调至张家口青年晋剧团。其妻为宣化晋剧团老演员王巧玉)和李清志(宣化晋剧团党支部书记)等,对宣化晋剧团排演的现代剧《社长的女儿》进行了座谈。吴本贞在座谈会上说:“我们舞台上不能散播封建迷信的东西腐蚀观众……演新戏是我们戏曲艺术发展的正确道路。戏校要给社会主义培养出红色接班人”。

年4月,吴本贞退休居住张市桥西移风西街(原南关音堂)16号院内。“文革”动乱年代,吴本贞看不惯一些人“混打胡闹”,却也不愿自寻烦恼,默默地度着晚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策落实,文艺复兴。吴本贞高兴地与多年艺友磋商演技,整理传统剧本,又如老树逢春。吴本贞的功硬,教戏认真,张家口的晋剧梅花奖获得者李萍曾在回忆学戏经历中,介绍到吴本贞教戏的场景。

吴本贞先生于年病故,享年82岁。身后却并无子女。

如今,面对晋剧即将失传的剧目《五雷阵》,老戏迷们总会想起"耍三子"。幡子、拐子、梢子怎样在艺人们的作用下竞相成了一种美。人们也会缅怀起晋剧舞台上吴本荣、吴本贞二位艺术家的舞台形象!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需要多少钱
白癜风前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jiakouzx.com/zjksly/47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