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大消息!
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部署,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我国将逐步改变政府作为居住用地唯一供应者的情况,以更好地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1月15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表示:
将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政府将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
年我国将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
城里人到农村买宅基地这个口子不能开,按规划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这个原则不能突破,要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等。
一时间,“政府不再垄断居住用地”成为热门话题。
↑来源:微博热搜截图
两项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小编梳理了一下:第一,宅基地的制度安排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把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离开。所有权不变,仍然属于集体;资格权是保证农民附着在土地上的各项权利的一种保障;而使用权最为关键,因为将使用权分离出来意味着,宅基地真正可以入市了,进入住宅用土地市场。
第二,根据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的解释,尽管宅基地可以入市了,从制度安排上进行了解锁,但是宅基地入市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实现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主要是用于租赁用途。
那么,两项新政实施后,将会带来哪些影响?相关人士认为,从土地所有制来讲,土地分为城乡两种制度,城镇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村集体也是一种土地的所有权,从法理来讲,不仅是国家能够供应土地,农村集体也可以是土地的供给者。
1、国土部鼓励集体用地建设租赁房,有利于提高用地指标紧张的城市加快租赁房源供应的可能性。
政府将不再垄断住房土地供应,对集体土地价值将有非常大的提升影响。对于城市租赁市场影响最大,对于商品房住宅市场来说也能起到缓解供需的作用。
2、我国现在对宅基地赋权是不充分的,现在城里的房子可以抵押、贷款,农民的宅基地没有这些权利,落实宅基地的集体所有权意味着今后宅基地也将或拥有同城镇房子一样的权利,比如抵押、贷款等。
3、把集体土地,尤其是宅基地充分利用起来,提供更多住房供应,对平抑房价、稳定房地产市场,起到一定作用。但专家也提醒,不要指望着靠这个政策降房价,增加的是市场的租赁房,而不是可供买卖的商品房。
作为普通人,
最关心的可能还是
这则消息将会给楼市带来哪些新变化?
《央视财经评论》邀请了专家对此进行解读。
经济学家曹远征
最重要的是,它是制度变革,你会发现过去房地产用地的供应者是政府,政府又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运动员跟裁判员是基于一体的,那么现在政府不作为唯一的土地供应者,然后这个市场进入公平了,政府只作为裁判员存在,于是我们刚才说,比如说这个非房地产依法取得使用权的这个非住宅用地,但要变性,政府可以来确定是不是可以变成非住宅用地,但是政府不再说把它收购过来,自己变性然后去供地,这是很大的进步,这是把裁判员和运动员身份分开了。
后来这个土地是多大,第一要取决于市场,是不是企业一定愿意说我要把它变成住宅用地开发,没准还有别的考虑,第二个也取决于政府一个调控,他可以说这块土地比如说你提到了可能是长期要用其他的用途绿地或者是什么的,但是他不允许这块地变成一个住宅用地,那么就是企业用这块地,但是不能变成住宅用地,他也不能用房地产开发,这样的话,这个制度就会比原先的制度更加细腻,更加完善
央视财经主持人
徐先生,我们都知道我们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还是比较强烈的,如果出现了不再垄断了,不是居住用地的唯一提供者了,这市场可有竞争了,如果按照曹先生说的话,价格可能就降下来了,土地财政怎么办?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
土地财政是一个历史性的产物,我觉得在现在咱们要落实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建立现代国家治理机制,那么这里面必然是要改革的,过去大家广受诟病就是过度依赖财政,当然也干了很多好事,一些基建,推动了财政化,推动了工业化,但是现在,我们要转型,一个直接的冲击可能会影响到政府的这个收入,因此未来我们要落实这个地方税体系的建设,这一块儿我们要加快改革的力度,比如说与之相配套的,房产税征收的问题,现在也已经开始破题了,未来还有其他的一些消费税等,要找到政府的主体税种是什么,因此它的整个税收来源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未来它的智能变化,这是最主要的,刚才曹老师讲到,就是政府它不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一个直接参与者,他是一个宏观调控,是一个裁判员一个角色,你就要当好裁判员了,因此我觉得这样子是更有利于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政府也会游刃有余,摆正自己的位置。
房地产的全新时代来临新年以来,多地楼市调控政策调整、放开租房落户、土地使用年限变更等一系列重磅的消息迅速把“熄火”已久的楼市又带到了舆论的中心。但这些政策在“政府不再垄断土地供应”的消息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
过去数十年,我国住宅土地来源单一,国有土地招拍挂出让是开发商获得住宅土地的最主要渠道。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表示,长期以来,中国的土地供给者只有政府,面对唯一的土地供给方,市场上一方面土地需求有些供不应求,特别是大中型城市,土地拍卖的价格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农村土地却难以流转,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现象较为显著,农民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垄断导致的土地供给稀缺,带来了住房供应的短缺,房价也随之上涨。数据显示,年,北京、上海土地供应完成计划的比例仅为20%左右,这也成为年两地房价高涨的重要原因。
财经评论员马光远认为,新的土地举措的落实,意味着中国土地供应将出现实质性的变化,政府作为土地垄断供应者的历史将慢慢终结,这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格局以及房价未来的走势必然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短期内楼市不会出现大变化政府放开土地供应,是不是意味着楼市将在短期内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认为,从土地市场的用地来源看,主要包括国有用地和集体用地,在住宅市场的用地方面,将会逐渐放开集体建设用地。“但是必须注意一点是,当前在居住用地的放开方面,其实只有租赁市场才有机会,其他领域其实不太可能一次性放开。而且真正对此类集体建设用地适度放宽政策的,也主要是一些大城市中的城中村和城边村。”严跃进强调。
这种情况下,目前最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jiakouzx.com/zjksly/12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