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是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师级单位的机构

清远楼又名钟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顶木结构建筑,是宣化的标志性古建筑之一

交通指南

[责任编辑:李秋爽]

景区介绍

查看完整组图

在宣化城的主轴线上巍然屹立的三座飞甍巍峨、造型瑰丽的古建瑰宝,分别是清远楼、镇朔楼和拱极楼二楼悬挂明嘉靖十八年铸八卦铜钟一口,钟高2.5米,口径1.7米,重约万斤,乃宣府镇城之钟,钟声宏亮,方圆40华里之内皆可闻其音,楼北的匾额“声通天籁”四字,确切地形容了钟声的辽远城台下券洞与当时之古街道相通,石板地面上留下了20多厘米深的古代车辙,再现了宣化当年南来北往,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镇朔楼(鼓楼)是宣化古城内最高大张家口市医院招聘,最宏伟的古代建筑,始建于明代正统五年(1440),得名于镇守宣府的总兵官所挂“镇朔将军”印,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楼身为重檐九脊歇山式瓦顶的木结构楼阁建筑,雄伟壮观,古朴庄严镇朔楼上还保存着一块清高宗乾隆皇帝1745年巡视塞北,途经宣化时亲笔手书的“神京屏翰”大木匾,高2.4米,长6.6米,悬挂于楼上北侧,喻意宣化是北京的屏障

景区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

明永乐年间,宣化修建了四座城楼、四座角楼,其中的昌平门楼即现在的拱极楼,俗称的南门楼,系宣化古城防建筑的一部分,外有月城、瓮城和关城,是宣化城门中仅存的唯一有关城的城楼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张家口市纪检委书记将清远楼、镇朔楼、拱极楼(含宣化城墙)合并后称宣化古城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位于古城宣化的下八里村,这些绘于墓室的顶部和墙壁上的壁画表现的题材达三十多种,有散乐图、出行图、天文图、茶道图等,反映了辽代的科技、经济、宗教、文化、艺术各个方面的历史壁画墓群一区为辽代晚期的家族墓地,1993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6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一号墓后室的墓顶之上绘有中国传统的记星法二十八宿和西方的记星法黄道十二宫,这幅中西合璧的天文图在我国是首次发现,是研究中国古代天文的重要资料壁画墓群二区为契丹墓地,2006年归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一区统称为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此外,距今500多年的时恩寺,张家口市新闻大殿为单檐九檩庑殿顶建筑,庑殿顶又叫四阿顶,多为我国早期建筑所采用,文物价值较高,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乘长线路:各城市乘开往宣化的长途客车可直达

下一页

宣化区现存全国文物保护单位3处共6个点:宣化古城(含清远楼、镇朔楼、拱极楼及古城垣)、下八里辽墓群(含ⅰ区、ⅱ区)、时恩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5个点:砖雕五龙壁、立化寺塔、第十六中学堂及天主教堂、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

据明代编撰的《宣府镇制·制置考》中称,宣化城是唐代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以加强边防为名,招兵买马准备叛乱所建的,当时叫做雄武军城,距今应有1260年作为重要的军事和交通枢纽,宣化逐渐成为古代塞北地区重要的军张家口市宣化区区号事、政治、商贸、文化活动中心宋、辽、金、元时期,宣化是辽国和蒙古国的王公贵族们经常往来的地方,城内建有大批王族的行宫和别墅最初的宣化城均为土城,得以大规模展筑是在明朝1368年,明朝南京建都,即派兵北伐,大将汤和率兵来到宣德府,在城内屯兵屯田,使宣德城成为一座军城明洪武四年(1371),随着明军事机构的改变,宣府被立为万全都指挥使司治所,这是一个相当于省军区的机构,下辖15个卫和2个州卫是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师级单位的机构,仅宣府城内就设有宣府前卫和万全左卫、右卫众多的机构和驻军使得宣府小城拥挤不堪,很多机构只能设在城外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谷王朱橞受封来到宣府,开始在原城外西北角建王府,为了维持王府的中心位置,洪武二十七年又河北省张家口市房价把宣府城向西、北各扩展一倍成为现在规模的大城因城池扩大而人口发展缓慢,使得新建宣府大城十分空旷,所以从明初开始修建大量庙宇和官宅,逐渐形成从南门“昌平门”到北门“广灵门”的一条街,城市中心点也转移到现在的钟楼一带,从而形成总长12120米的雄伟壮观的宣化城

自驾线路:各城市经由京张高速、京藏高速 - 在宣化出口下 - 经胜利街可达宣化古城城区

宣化区精心打造“京西第一府”历史文化旅游品牌,确定并正在开发大辽文化城景区、城垣遗址景区、明清古文化街景区、宗教文化景区、庞家堡自然生态游景区、葡萄采摘生态休闲游景区、军事革命传统教育景区等七大精品旅游景区2008年河北张家口市区号,经河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宣化文化古城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浓厚的文化底蕴培育出独特的民俗风情王河湾挎鼓,鼓声如行云流水,经典鼓点“凤凰三点头”极具民间艺术特色宣化剪纸,突破了“剪”和“纸”的局限,体现了将民间剪纸与中国写意画结合起来的新的剪纸艺术形式白蜂糕、糖拉拉、油布袋等数十种传统民间小吃,留存着古城宣化这一方水土孕育出的独特味道

上一页

宣化城北靠泰顶山,南临洋河水,是镶嵌在阴山山脉东段山间盆地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199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享有“京西第一府”的美誉

宣化地区的历史源远张家口市考试中心流长早在夏商时,宣化先后归属冀州、幽州,春秋时为燕国北境由于地处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居沟通南北之要冲,故宣化历来是汉族和东胡等少数民族聚集地战国时燕国大将秦开率兵击破东胡,拓地千余里,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宣化属上谷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天下分为36郡,宣化仍为上谷郡明代朱元璋的第十九子朱橞被封宣化,也以封地为名叫做谷王清道光年间,宣化府在天泰寺街东口建了一座木制单孔布瓦歇山顶的“古上谷郡”牌坊,以昭示宣化历史的源远流长最早使用“宣化”名称的是金代,后来行政建制和名称又有过多次变化,再次使用是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直隶巡抚郭世隆为改革地张家口市车辆管理所方税政,上疏朝廷,废除宣府镇卫、所,设置宣化府,统领三州八县,为表“宣扬朝廷德政,感化黎民百姓”之意,奏请定名“宣化”,遂沿用至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jiakouzx.com/zjksjt/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