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开幕
春日的羊城,百花盛开,绿树葱葱。随着南粤大地生机盎然,欢乐平和的春风,广州文艺界迎来了又一文化盛事――“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于2月25日至2月26日在华泰宾馆隆重举行。
本次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代表大会,是在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点,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市的大好情势下召开的。出席这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共430名,其中女代表92名。预会代表欢聚一堂,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泛论未来,共商繁华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大计。会议将审议通过《广州市文联第六届委员会工作报告》;讨论修改《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选举产生广州市文联第七届文联委员会、主席团等。
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树森,广州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苏志佳,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建华,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传誉,广州市副市长王晓玲,市政协副主席王德业,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张小军,广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苗青和宣扬、文化、民政和人民团体等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开幕式由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建华主持,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树森,代表广州市委、市政府作了重要的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我市文艺界5年来所获得的丰富成果,高度赞美了我市文艺工作者辛苦耕耘、扎实工作,为繁华文艺事业奋力开辟的敬业精神。阐明了广州加快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我市文艺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明确了任务。他说:人民需要优秀的文学艺术,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必须与广州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相适应。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1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点,发挥文学艺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从掌控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高度,增强对文学艺术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明确肩负的崇高使命和历史,不断提高本身素质和能力,不断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大众的丰富生活中获得创作源泉、汲取营养和升华自己。2要坚持“3贴近”要求,不断发展和繁华文学艺术事业。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要牢记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这个真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众,不断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深,制作精致”的优秀作品,发掘和传广州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继承和宏扬岭南文化优秀传统,建立当代岭南文化新形象,赞美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就。要生产出社会叫好,百姓叫座的文学艺术作品。3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促繁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艺创新的根本前途。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计划经济条件下构成的传统的文化发展观中解放出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争当改革的促进派。4要坚持党对文学艺术工作的领导,努力首创文学艺术工作的新局面。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文艺主管部门要加强和改良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深入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文学艺术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切实使文联组织成为促进团结、加强协作、沟通信息、增进创作的大家庭,成为优秀人才孕育成长和脱颖而出的摇篮……。诚挚的问候,殷切的期望,亲切的关怀,给予广大文艺工作者极大的鼓舞。
会议期间,广州市委副书记苏志佳代表市委、市政府对新形势下文联工作应如何顺应时期潮流,找准位置,服务大局,首创文艺事业新局面提出了希望与要求。广州北京权威白癜风医院市副市长王晓玲到会作了广州市经济工作情势报告。
在本次大会上,广州市文联主席刘长安代表上届文联作了题为《创建最有特点城市文联,为广州文艺事业的繁华和发展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总结回顾了过去5年的工作,提出了推动城市文联工作的思考与体会,客观、真实、全面地总结、分析了第六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情况。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5年,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抗击非典斗争,我市广大的文艺工作者,表现出高度的社会感和使命感,深入一线采访创作,以战地文艺、电视剧,舞台剧、诗歌、美术创作等文艺情势,宏扬了抗非精神,赞美了时期英雄。5年以来,我市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努力耕耘,用心血和汗水,为我市文艺事业的繁华谱写了绮丽的篇章,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文学创作,喜获丰收。据不完全统计,共创作文学专著近300多部。如《团体突围》、《E时期的抢滩人》、《民企赢家》三部系列报告文学集,更是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和歌颂了广州企业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历程与成绩。政治抒怀长诗《风展红旗》向建党80周年献上了厚礼。青年女作家张梅最近以优良的成绩荣获全国第九届庄重文文学奖。长篇小说《沉星档案》、《我的父亲母亲》、《破碎的豪情》及民间文学《俗话广州》等一批作品分别在全国和省获奖。
文艺舞台,活跃繁华。电视剧《紫荆勋章》、《姐妹》、《千秋之约》、粤剧《土缘》、舞剧《星海黄河》、话剧《押解》、《西关女人》等一批作品分别获中宣部精神文明“五个1工程奖”和中国电视剧金鹰奖、中国戏剧节曹禺戏剧奖;广播剧《大江沉重》获全国广播剧最高奖――第三届中国广播剧奖和专家奖;木偶剧《五羊传奇》取得“金狮奖”全国第二届木偶皮影比赛金奖;话剧《最高利益》、粤剧《花月影》、舞蹈《攀》、交响芭蕾《黄河》、芭蕾舞剧《梅兰芳》、舞蹈叙事诗《广州往事》等一批剧目、作品分别取得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1工程”奖及省、市文艺精品奖。
音乐艺术,精品迭出。歌曲《兄弟姐妹要团圆》、《大地飞歌》、《又见彩虹》、《高原红》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1工程奖”、中国音乐金钟奖、广州文艺精品奖。歌曲《战友,等着你的消息》获中央电视台军旅歌曲音乐电视大赛金奖、省“五个1工程”奖。另外,大众文化活动更是空前活跃,获奖频频,共取得国际奖10个,国家级奖163个,省、市奖有896个。
文联工作,体现特点。在实践探索中铸造擦亮了四个品牌,拓宽了四个工作渠道。四个品牌,即:“共和国――献上我们的爱”艺术家与青年对话;组建“一家亲艺术团”送戏到基层;交换艺术家异地采风;举行高级文艺人材理论研修班.四个品牌展现了文联工作的特点,发挥了本身优势。四个渠道即:出版《广州文艺家》、《文联工作简讯》,建立广州(文联)文化艺术,与中国文化报合办的《羊城文艺之窗》专栏。四个渠道充分体现了联系、调和、指点、服务的功能。为广大文艺工作者交换信息,联谊沟通搭建了平台,更展现了文艺界的工作成果,实现了文联工作跨长江过黄河,让全国文艺界同行透过文联工作看广州的目的。
文化盛会,成绩喜人。组织承办了“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依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服务大众”的方针,办成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实现了金钟奖的逾越式发展。成功举行了具有影响力的“亚太地区管乐协会第12届年会、2002年广州国际管乐演奏大会”;2003年的羊城国际粤剧节;“奥尼尔”话剧小剧院汇演研讨会;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闭幕文艺晚会”;2003年“金狮奖”第二届全国木偶比赛;“全国老年合唱节”和“全国第12届历史文化名城联谊会”和“第17届全国部份城市文联工作会议”等等。为打造广州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动艺术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躬逢盛世著华章”,国运兴,则文运昌。本次代表大会是一个团结鼓劲,求真务实的大会,是一个开辟创新,承前启后的大会。新的情势和新的任务给予新一届的领导班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信新一届的领导班子将扬起新的风帆,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点,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大省和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坚持“2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宏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依照“3贴近”的要求,精心组织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生产,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期、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出新的贡献。
来自:广州文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