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赴河北省张家口市“11·28”爆燃事故工作组指导协助地方事故调查组,通过勘查现场、查阅资料、调取参数和视频、询问有关人员、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分析,初步查明事故直接原因是:中国化工集团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氯乙烯气柜发生泄漏,泄漏的氯乙烯扩散到厂区外公路上,遇明火发生爆燃,导致停放公路两侧等候卸货车辆的司机等23人死亡、22人受伤。事故的详细原因,河北省人民政府事故调查组将作进一步的调查。
应急管理部将对事故调查处理情况挂牌督办,要求河北省认真组织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依法依规抓紧开展事故调查,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要求河北省立刻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消防安全检查,对大型化工企业以及化工企业集中的地区开展检查,全面排查重大隐患和火灾风险,约谈企业负责人,督促企业落实风险管控和火灾联防联治责任,确保防控措施有力有效。
应急管理部要求,各地区、有关单位、危险化学品企业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针对重点部位、重大危险源、重点工艺设施开展专项检查,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各环节安全管理,及时排查治理各类隐患,坚决遏制危化事故多发高发势头,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
氯乙烯msds中文名称
氯乙烯
英文名称:
chloroethylene;vinylchloride
分子式:
C2H3Cl;CH2CHCl
CAS:
75-01-4
RTECS:
KU
危编号:
理化性质
外观及性状:
无色具有醚增气味的气体。
熔点:
-.8℃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沸点:
13.4℃
相对密度:
空气2.15
水0.91
闪点:
-78℃/开杯
爆炸极限:
3.6%-30.0%
自燃点:
蒸气压:
.53kPa/25℃
燃烧
爆炸
危险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燃烧或无抑制剂时可发生剧烈聚合。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稳定性:
稳定
禁忌物:
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受热。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毒害性及健康危害
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毒性资料
LD50:mg/kg(大鼠经口)。
LC50:
职业接触限值
MAC:30mg/m3
PC-TWA:mg/m3
PC-STEL:mg/m3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表现为麻醉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氯乙烯病。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可发生昏迷、抽搐,甚至造成死亡。皮肤接触氯乙烯液体可致红斑、水肿或坏死。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肝功能异常、消化功能障碍、雷诺氏现象及肢端溶骨症。皮肤可出现干燥、皲裂、脱屑、湿疹等。本品为致癌物,可致肝血管肉瘤。氯乙烯是一种刺激物,短时接触低浓度,能刺激眼和皮肤,与其液体接触后由于快速蒸发能引起冻伤。对人体有麻醉作用,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与轻度酒精中毒相似的症状。吸入量在0.5%以上时,可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神不安、不辨方向,暴露于含量达20%~40%的浓度时,可使人产生急性中毒。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处理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废弃物和其它燃料混合焚烧,燃烧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气。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储存要求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要求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坚持安全工作
保持初心
专注为了安全
创造卓越
服务你的安全
非常重要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