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的好,你肯定不知道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节选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点击音频收听!

播讲人:郭炜

节目编辑:高致程涵

小剧场配音:田洋陈光

疾风骤雪的特殊环境

在京张高铁开通前,连通北京和张家口的是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不知您有没有坐过这条线,有没有数过自己穿了多少个山洞?众所周知,京张铁路的修建实属不易,因为张家口这个地方太特殊了。

火车行驶在京张铁路上

张家口的特别之处,首先特别在它的地理环境。它被蒙古高原、山西高原以及华北平原包围着,高原平原两种截然相反的地势在张家口进行了亲切会晤,使得张家口的地理落差较大,既有适合游牧农耕的草原,也有陡峭的高山。阴山山脉从张家口中间横穿而过,把张家口分成了坝上坝下两部分。坝上就是能策马奔腾共享青春年华的草原,坝下则是燕赵大地。而西南侧的太行山和东侧的燕山又将张家口围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喇叭状的地貌,蒙古高原的风往喇叭口狂吹,但是又找不到发泄的地方,只能被张家口统统收入囊中,所以张家口时常狂风大作。

张家口山脉分布

在张家口,风吹草低见牛羊应该被改成风吹草飞牛羊飞。但风大也有风大的好处,第一,这么强悍的风,就对应着同样强悍的风能。风能又是最好的清洁能源,所以在张家口,风力发电产业非常成熟。这可真算得上名副其实的“大风刮来的钱”了。第二,有这么大的风,污染就很容易被吹走,空气好,能见度高,抬头就是蓝天。要我说,张家口应该拿当地的空气当特产、装瓶里,上市后绝对会成为居家旅游必备良品,北京人吸了一定都说好。扯远了哈!继续说张家口的天气:当山多和风大两种地理因素相互碰撞,产生的结果往往就是下雪了。每年冬天,北京初雪登上热搜的时候,张家口的雪都不知道下了几轮了。

张家口的滑雪场

这也就使张家口成为了周边地区人民冰雪活动的热门目的地,滑雪、溜冰、堆雪人、这些事儿张家口人民都做得溜溜的。在张家口,有各种各样的滑雪场和度假村,设施齐全,能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要不它能成为年冬奥会的主场呢。

政权更迭长城不倒

张家口的第二个特别之处,则体现在它的历史上。张家口的政权更迭有多频繁?为什么历朝历代都喜欢在张家口修建长城呢?张家口有多处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证明了张家口自古以来就是个风水宝地,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而传说中的蚩尤和黄帝的第一次战争也发生在张家口的逐鹿县,所以甚至可以说:张家口是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的开端。由于张家口地理位置特殊,它跟游牧民族的地盘挨着,面对这么一个宝地,各个游牧民族都忍不住向它伸出了小手手,想将它据为己有。当然,中原政权也不是吃素的——兵来城挡,水来城掩。所谓的城,就是长城。自春秋战国开始到明朝,前后有9个政权在张家口修建过长城,张家口简直成了名副其实的长城收割机。

张家口逐鹿县马水口长城

要说这长城还是挺有用的,举个例子:隋唐的时候,中原政府在张家口设郡,派人重兵把守,表示这是我们的地盘,谁也别想来抢。谁成想,外族没来,自己人竟然先反水了!公元年,当时驻守张家口周边的太守石敬瑭在契丹的帮助下自立门户,如愿成立后晋政权。可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石敬瑭名为皇帝,却一辈子都活在契丹爸爸的阴影下,他将治下的张家口大部分区域,那时候还叫做幽云十六州,送给了契丹。这就导致中原直接暴露在了契丹铁蹄之下。

幽云十六州

从这事以后,辽国疆域一路扩张,张家口换过无数个少数民族统治政权,有匈奴、鲜卑、突厥等。然而,他们的疆域最远扩张到哪里呢?只是长城沿线,死活就没越过来。所以说,在边境弄一个超强的防御工事并非劳民伤财。可凡事都有意外,长城也不是万能的。明朝时期,蒙古对中原大地仍不死心,发兵张家口赤城县。明朝对这件事非常重视,重视到什么程度呢?皇帝英宗朱祁镇亲自带兵出征,本想着有皇帝的王霸之气加持,这场战斗一定会胜利。谁知道敌人这次打过了长城,明朝军队被蒙古军包围,皇帝被俘、张家口沦陷,京师的安全也受到了极大威胁。

抢手香饽饽决心修铁路

张家口作为一个三岔路口,注定了它很受商人的欢迎。毕竟不同文化的交流,除了军事冲突,更多的是商业合作。成吉思汗南征时,就瞅准了这块宝地的商机。鸡鸣山旁的那条大道上,第一个驿站就是成吉思汗家开的,并且一直被后世沿用。明朝永乐18年,这个鸡鸣驿已经成为了草原进入中原的第一大站,各种货物在这里交易,直接带动了张家口的商贸发展。清朝,张家口已经变成了除了天津以外的北方第二商埠。

清朝张家口

就是因为张家口处于三岔口,是草原通向中原的大门,到了近代,它也让各国列强垂涎三尺了。俄国曾经就提出要修一条由俄国到张家口再到北京的铁路。他的铁路自然他说了算,想运啥运啥,想干嘛干嘛,那他们一条铁路修到北京,到底想干嘛呢?答案不明摆着嘛!当然,这个计划最终没有实现。然而到了清朝末年,越来越多的列强都开始对着张家口流口水了。清政府也意识到了自己手里的这块肉,外边的人都眼红。于是定先下手为强,告诉大家,这块肉是我的,你们想吃肉到自己锅里找去!年,清政府下达了一条命令,要修筑一条从北京通往张家口的铁路。这个任务落在了总工程师詹天佑身上。

詹天佑

詹天佑当时在在美国接受了最先进的教育,毕业于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虽然从小留洋,但这个学霸却有着一颗最炽热的中国心。一听祖国要修铁路了,詹天佑毫不犹豫接下了这个担子,哪怕知道这是个烫手山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北京到张家口一路都是山,一路都是障碍,铺铁轨太难了。外国工程师一听要修这条铁路,别说眉头皱一下,皱十下的都有。但咱们中国自打愚公那会儿,就有挑战困难、克服困难的传统,詹天佑也是如此——有困难那就解决困难,山多,就挖隧道嘛。

京张铁路居庸关段

对这条纯粹由中国工程师修筑的铁路,詹天佑抱有很高的期望。要知道,京张铁路要是修成了,不仅是向国际宣示了主权,还向所有人表明了中国人也是能干出很厉害的工程的!这可能就是中国基建狂魔的开端吧?终于,在年,这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修筑的铁路正式竣工运营了。

融汇特色见证历史

而就在年后的年,京张高铁也正式投入运营。京张高铁为什么万众瞩目?它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呢?作为基建狂魔,大家可能觉得修个高铁在中国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京张高铁可不一样,那可是高铁中的战斗机,不对,战斗铁!它可是第一个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高铁,可以说是血统纯正。

航拍京张高铁新八达岭隧道工程

当然,今天的张家口并不只有京张高铁这么一张名片,张家口的饮食也很有自己的特色。它的特色,都是别人的特色。这不是贬义啊,而是说张家口处在交通要道,饮食文化融合了各家之长。俗话说得好:“坝上有三宝,莜面、山药、大皮袄”。在张家口人的餐桌上,最常见的一定是莜面窝窝。张家口的莜面窝窝脱胎于陕西面食,面皮非常薄,跟北方普通的窝窝头有着体型上的差距,一看就知道是好好减过肥的,吃起来带着特有的莜面香,加上薄面特别的口感,嗯,我光说说口水就已经要流出来了。除了莜面窝窝,张家口还有烧南北、豆面糊糊等特色美食。

莜面窝窝

总而言之,张家口不只是张家的、也是国家的重要路口;它也不仅仅是路口,还是中国历史、中国成就、中国崛起的见证者。那里自古以来,各民族互相包容、共处,求同存异,催生出了独特的人文风俗。有机会您不妨坐着高铁去那儿转转,当穿过一个个山洞的时候,如果您还能想起今天跟您聊的这些故事,一定会有不少感触。

编辑:亚特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听天下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jiakouzx.com/zjksjt/125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