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记忆:老街
也许人生就像一次旅行,走的累了,烦了,就想停下来小憩一会儿,天马行空的任思绪驰骋——也许是展望未来,也许是剖析现在,也许是追忆过去。对于出生于七十年代的我来说,童年、少年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怡安街了,有着百年历史的老街老马路有着历史遗留下来的老建筑,有着数不清的美轮美奂的童年记忆。
由于母亲喜欢文艺,虽然工资不高,但每逢休息母亲总带我去位于怡安街的新华书店和庆丰影院。新华书店和庆丰影院相隔不远,可以说是我文艺情结的启蒙之处。八岁时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就是母亲在新华书店买给我的《红岩》,后来我的很多书都是陆陆续续在这个书店购回的。当时的学雷锋活动,我最喜欢领着同学们来新华书店帮忙擦橱窗了,看着一本本泛着油墨清香的书,我干起活来都格外轻松。据一些老人讲,唱京剧的四大名旦中的尚小云、荀慧生,四大须生中的马连良、谭富英,以及唱评剧的赵丽蓉等都在庆丰戏院演出过,相声大师侯宝林、艺术家郭兰英等也都到过庆丰戏院演出。而到了我记事起,庆丰戏院已变成了庆丰电影院了,我记得有几年几乎每周我都会和母亲去庆丰影院看电影,为了看新电影,娘俩可以饿着肚子就去,当年轰动一时的影片基本全都看过,“牧马人”、“追捕”、“庐山恋”、“归心似箭”……有一段时间我最崇拜的就是画电影海报的人了,一幅幅逼真的海报勾起了那个懵懂女孩的绘画梦。
父亲是个喜欢热闹爱交朋友的人,一到休息就爱和朋友们喝上几杯,这个时候父亲总爱带上我。父亲他们最爱去的是在怡安街的五味香、宴宾春,而我最喜欢的是大众食品店。冬天,父亲会给我点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油茶面,夏天都给我买上一根很奢侈的奶油冰棍,我一边享受小吃的美味一面听叔叔大爷们把酒言欢、谈天说地,也许我性格里那种唯愿当歌对酒时的因素就是当年形成的。我曾在想,数十年前怡安街那些酒楼餐馆的老板、厨师、服务员如果健在的话,听他们回忆往事应该是件有趣的事。
离怡安街不远就是张家口北站了,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变化,这座火车站已然成为了城市的时间坐标。小的时候经常到北站这一带玩耍,绿皮火车带给我别样的感觉。绿皮火车对于我们,象征着一种乡愁,是连接故乡和外界的纽带。我喜欢趴在绿皮车能够打开的车窗前,静静注视着外面这个世界,这是一种让我觉得特别美好的体验。
当年怡安街最热闹的就是怡安商场了,每到过年母亲总会到怡安商场给我和妹妹选上漂亮的花布,亲自为我们做上一身新衣服,我们姊妹俩也会到街角的东风照相馆拍上一张照片。前些日子母亲收拾旧照片,我们一看很多照片的一角都印着东风两字。老照片在指尖翻过,犹如一场无声电影,采下时光的片刻,提示着当年的一幕一幕。留存着亲情、友情的美好,记录着我成长的喜乐辛酸。那个呆呆笨笨,有些胆怯的丫头长大了,爱笑了,想表达自己了;迷惘害怕时不单单只会逃避了,她知道面对才能找到方向;跌跌撞撞的路有家人、有朋友,所以很累也是微笑的。
每当徜徉在怡安街这样的老街,我常常会抑制不住地浮想联翩。有时候,当记忆的船缓缓驶过,我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童年的情景。当年老街里那些温暖的记忆,老街里邻里之间的那份关切,那份亲密无间的质朴情感幻化为如歌的行板,在我的心海里慢慢地流淌……
每个城市其实都有这样一条老街,承载着这个城市一代人的记忆。随着时代的变迁,老街在转变,属于这代人的记忆,也在渐渐模糊消失,换新后的老街也将承载着新一代人的记忆。
《张家口记忆》诚聘编委、副主编
日前由《张家口原创阅读》与《张家口生活》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jiakouzx.com/zjkshj/4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