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有效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康保人意气风发地吹响了加快发展的新号角。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以勇争一流的勇气、干则必成的豪气,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发挥比较优势,践行新发展理念,做强可再生能源业、特色现代农牧业、生态旅游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强党建各项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开创新时代“国家牧场美丽康保”新局面。
转变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
如今,在康保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干部作风变了,思想观念变了,城乡面貌变了。全县上下人心思进、奋力打赢脱贫攻坚翻身仗的氛围已经形成。 “长久以来,康保县的干部们一直是‘冬天看看门,夏天陪陪人’的工作状态。”康保县委书记刘雪松向记者介绍,扶贫领域问题多发,干部作风是主要根源。“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成为一些康保干部的为官“哲学”。要想脱贫攻坚工作能够健康推进,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康保将今年确定为“作风转变年”,决心以过硬的作风促政风,改民风,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为切入点,本着“党建考核看扶贫、干部考核看扶贫、干部任用看扶贫”的原则,坚持选派优秀干部到扶贫一线、在扶贫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干得好的就大胆提拔,破纪违法的坚决惩处,同时向长期影响广大干部积极性且在全县造成不良影响的“吃空饷”开刀,在全县树立了正气,彰显了公平。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共对截留挪用扶贫涉农资金设立“小金库”的14个乡镇的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对不适应、不胜任的9名干部进行组织调整,对脱贫攻坚工作中不作为、不担当的10名干部给予免职处理,对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51名基层干部给予提拔重用。对长期“吃空饷”公职人员严查深究,目前解聘8人,停发、扣罚工资52人,给予党政纪处分3人,对执行不力、不在状态的10名干部果断调离,对“好人主义”“圈子文化”顽瘴痼疾开刀,形成了有力震慑,培树了清风正气。 张纪镇干部李建敏就是因扶贫工作成绩突出被提拔的一名干部。自年3月主管全镇扶贫工作以来,她始终高度重视自身能力建设,将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率先学通学懂,勤于钻研业务,锻造自身过硬能力。 在村里,一些年龄较大的贫困户经常住院吃药,儿女们又都不在身边,每次走访时李建敏都会记录下他们需要的一些常用药品,回镇里或县城购买后送到老人的手中;医院住院不知道怎么办理住院、报销等手续,她都会跑前跑后帮助办理…… 向李建敏一样扎根一线、躬身为民的好干部做榜样,康保县的民风有了很大的转变。“最近这一年,等着政府送小康的群众少了,勤劳肯干靠自己劳动脱贫致富的多了;争当贫困户、低保户的人少了,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低保户的多了;上访告状的人少了,逢人就夸党的好政策的群众多了。”康保县扶农办主任李自昌介绍。
壮大脱贫产业拓宽致富渠道
除了干部作风问题,基础设施差,产业覆盖率低、就业增收难也是康保县脱贫攻坚面临的难题。针对农村“空心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等实际困难,康保县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改善群众生存、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挪穷窝拔穷根”的根本之策。
如何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搬迁任务成为摆在各级干部面前的难题。虽然任务艰巨,但康保县却没有因此降低搬迁标准。“我们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保障搬迁群众能够搬出尊严、搬出动力、搬出秩序、搬出笑脸。”李自昌介绍,“实现这个目标,通过各项政策帮扶比较容易实现,但是坝上群众自古以来就安土重迁,要想真正搬出贫困群众的幸福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短短两个月时间,县内涉及扶贫搬迁的项目工程手续全部办结,提前进入开工建设阶段。截至目前,全县已经完成了户人的搬迁任务。
据统计,全县“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规模为84个行政村(个自然村)户人,总规模位居全省前三。今年新建套50.4万平米的易地搬迁工程,己于5月开工建设,11月底分配入住。特别是县城集中安置区为全省规模最大,今年新建高标准安置楼套38.7万平米,集中安置搬迁群众户人,安置总规模达到户人,相当于县城人口的三分之一。而在后续管理服务上,该县设置街道办事处党委,下辖两个社区党支部,探索“一支一居两委一队”管理服务模式,即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居委会以自治委划片管辖,自治委下设业主委,配备社区志愿者队伍,协同加强社区管理。同时,对搬迁群众实行双重管理,保留原有耕地、林地等村集体资产,享受退耕还林、种粮补贴、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和后续扶贫政策,接受原籍乡镇在农业生产、精准脱贫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同时接受县城安置区街道办事处关于医疗、教育等社区管理服务。
今年年初,康保县李家地镇五台坊村贫困户郇有一家三口在位于县城西北的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内分到了一套75平方米的楼房。看着两室一厅,南北通透、窗明几净的新房,郇有高兴得合不拢嘴,“住在这里心里得劲啊,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搬新楼房他们只需要简单买点家具就住了进去,才花了元。 如今,郇有在小区当保安员,一个月能挣元,老伴在小区当保洁员,做一些简单的打扫工作,每月能挣元左右,女儿到嘉康脱水蔬菜公司加工厂工作,一个月能挣元。
“之前在老家,靠着12亩旱地种些莜麦维持生活,年头好的时候每亩地还能收上来斤莜麦,年成不好的时候颗粒无收,日子过得很困难。现在我们一家人轻轻松松一年就能挣将近1万元。”郇有边说边竖起了大拇指。 住上了好房子,有了高收入,康保县易地扶贫搬迁真正搬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 针对县内扶贫产业发展落后的情况,自年开始,县内全面推开“四方联动”新机制,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制定《产业扶贫遴选办法》,整合涉农资金,入股到实力强、信誉好的龙头企业。同时积极引进社会帮扶企业,建立规范、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行“公司+农户+经济合作组织”和“公司+基地”等模式,重点打造莜麦、马铃薯、草莓、肉鸡等十大农业种养基地,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和农村集体收益。 依托乾信牧业有限公司,为全县7个乡镇10个村共增加土地租金收入59.76万元,公司还启动贫困户优先录用绿色通道,优先招聘贫困户到企业务工,年工资可达3万到5万元。同时,政府将万元扶贫资金注入企业,企业每年将.18万元的合作收益按照贫困人口比例分发给各贫困村,用于村内公益岗位的薪酬支出,让贫困户通过付出劳动获得报酬,直接带动全县8个乡镇个行政村的户贫困户脱贫。
解决了贫困群众住房问题,为县内引来了脱贫龙头企业,保证了贫困群众能够稳定脱贫。未来,康保县将利用县内特有的自然环境,规划一个涵盖特色农产品种植、旅游、康养在内的项目规划。“要跳出扶贫抓扶贫,要真正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要让老百姓在千百年之后依然受益。”刘雪松说。 “康保”意为用康保民。在康保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各级扶贫干部不惧困难,乘势而上,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带领全县百姓奔小康,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做强文化品牌助推县域发展 从与中国国旅携手打造草原天际线到遗鸥摄影周活动圆满落幕;从康保草原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跑到“恋人花”嘉年华盛大启幕;再从草原摇滚音乐节嗨翻天到“七夕”露营浪漫游……系列多彩赛事活动的成功举办,康保最大限度发挥独一无二的生态优势,将生态旅游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以文化生态旅游助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主线更加明晰。 康保旅游资源丰富,是承接“草原天路”和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草原天际线”。在这里,马背文化、农耕文化交融,辽金文化、二人台文化、民俗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特色展示出康保厚重的文化积淀。在康保,有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卧龙图、南天门、正山湾、镶黄旗山等自然风景区,还有万亩天然草场、多万亩森林,10万多亩荞麦花海和上万亩油菜花田,是天然的避暑避霾胜地,具备开发旅游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今年连续举办了遗鸥摄影节、草原国际马拉松、“恋人花”文化生态旅游嘉年华、草原摇滚音乐节和“七夕”露营等系列活动,更多群众通过特色民宿、农产售卖和景区打工等方式实现增收。
如何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实现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大发展、快发展? “立足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在‘新’字上下功夫、‘特’字上寻突破、‘精’字上树品牌。”7月份,康保用多场赛事的成功运营给出了最佳答案。遗鸥摄影周期间,数百名摄影家齐聚康保,用一帧帧美轮美奂的照片,展示着康保的自然和人文之美,清澈淖泊,蓝天、白云、绿草、湿地……无尽的草原风光,热情质朴的人民,在摄影家们镜头中定格;连续五年成功举办“草原国际马拉松赛”,具有米基础海拔和米的累积爬升的赛道,被称为“最难和最具挑战的中国公路马拉松”,每年都有上千名国内外专业选手前来挑战极限。马拉松赛事举办期间,全媒体传播赛事内容及比赛实况,形成了强大舆论攻势;利用夏季凉爽,荞麦花盛开和草原广袤优势,将“恋人花”与地域资源完美融合,系列赛事活动的举办,实现了本地资源与外来资源的有机融合,“国家牧场美丽康保”品牌越擦越亮。 “活动前两天我经营的旅馆就被抢订一空,当天晚上,30多间客房全部爆满,而且还不停有外地游客前来咨询。政府举办这种大型活动给我们这些经营者真真正正地带来了实惠。”康保一家旅馆的老板说,“恋人花”嘉年华活动举办期间,几万名游客云集康保,县城大小酒店“一床难求”,其中大多数为外地游客。据了解,除餐饮、住宿外,县内多数景区的观光人数增幅也呈现出历史新高。
下一步,康保县将继续坚持以生态资源为重要支撑,着力打造以运动、艺术、养生、美食为主题的四条草原天际线,补短板、强弱项,加大宾馆酒店和农家民宿建设力度,全面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同时,结合道路交通建设、城乡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等进一步完善提升县城和景区服务功能,连点成线、以线带面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把发展生态旅游和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为贫困群众谋增收、为农村发展添活力,全力打造康保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培树国际性草原文化旅游品牌。
构建绿色屏障建设生态新城
如今,夏日的康保满目苍翠。驱车沿着该县境内的胡康线、邓康线、康七线和金长城、邓九线公路纵横驰骋,放眼望去,由生态林带勾勒出的生态农业区、退耕还林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区等生态工程建设成果,皆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林地、草地,入眼的绿景多不胜数,尽显辽阔绿美。
今年,该县在造林模式和造林管护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和积极探索,围绕“生态立县”战略,大力推进“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加快构建“生态、城镇、能源、产业、交通”五大绿色体系情况,以创建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为统领,统筹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等各级各类试点示范,引领带动全县创新发展、绿色崛起。 按照“北部建牧场、沿路造林网、环村设节点、围湖做涵养”思路,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动员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绿富家园,建设生态大县”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全县77个党基层党组名党员义务植树亩。今年超额完成40万亩人工造林绿化任务,其中人工造林已完成11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已完成17.39万亩;封山育林已完成12.52万亩,目前全县林地总面积达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3.8%,成了玫瑰大道、草原天际线等一批生态精品工程;全面推进湿地公园综合治理,设立公园管理处、建成公园宣教展示厅、打捞清理藻类垃圾,实施北岸污水处理工程,进一步提升了湖水水质,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通过国家级湿地公园初审验收工作,成功举办了“中国·康保遗鸥保护摄影周暨第四届野生动物摄影高端论坛”,湿地公园成为全县一道亮丽的名片,极大提升了康保美誉度和知名度。 康保把生态作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弯道超车的最大资本和优势,强力推进新型生态屏障建设,积极发展生态后续富民产业。按照“短期扶贫靠造林、中期扶贫靠管护、长期扶贫靠产业”思路,探索生态扶贫新路子。依托11万亩人工造林工程,聘用村民参与造林,共出动劳力人次,其中贫困人口人次,贫困人口人均增收元;整合各类资金万元,聘用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充当护林员,人均年增收元;依托善能热电联产项目10万亩柠条基地,吸纳贫困户在土地流转、种植管护、收割生产、生物质发电等产业链上增收致富。 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崛起 坐拥优良的生态环境,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加速期”。据最新数据显示,年前三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41.55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7.42亿元,同比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8.93亿元,同比增长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15.2亿元,同比增长9.2%;全部财政收入实际完成3.14亿元,同比增长36.5%,完成年度目标任务96.3%……这一组组喜人的数据是全县人民不断努力奋进、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有力见证,也昭示着康保经济快速发展的活力和不断向前的迅猛势头。 “项目建设既是拉动一个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刘雪松说,一个地方的经济要想发展必须紧抓项目建设,以项目带动投入、推动发展。今年,该县重点围绕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城镇建设和民生事业等方面抓项目,制定出台招商引资激励办法,严格落实领导包抓责任制,一二三产项目一起抓、国家投资项目与招商引资项目一起跑、经济项目与社会项目一起上,使意向变签约、签约变落地、落地变建设。 据统计,今年,该县实施县级以上重点项目42个,到位资金49亿元,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凯阔食品、康禾育林在石家庄股权交易所上市,中科标识成功登陆“新三板”,开启了康保企业上市新征程。经济开发区晋升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县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7个百分点,达到33.2%,工业主导的产业结构正在加快形成。可再生能源产业链条得到延伸,全年新增并网19.2万千瓦,晶澳太阳能光伏组件项目主体完工,中船重工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特色现代农牧业加速发展,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22个,新增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个,乾信牧业初步建成省级牧业现代农业园区,并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欧陆认证的肉禽企业。 人心齐,泰山移。经历风雨洗礼之后的康保,正在奋力谱写经济发展、百姓满意、社会和谐的新华章。“只要全县上下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凝心聚力、奋发作为,就一定能够把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新一轮发展热潮必将席卷整个康保。”刘雪松对康保未来的发展信心十足。记者宋锦丰通讯员韩建国庞海云
不甘贫困,奋力脱贫!
真诚欢迎您留言评论,您的真知灼见将是我们工作的动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