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名人家教2我姥爷和他的三个儿

我们是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舜都古城保岱人,姥爷住在舜都古城的堡里头,我们一家住在拐角。

舜都古城一位慈祥的老人

我姥爷叫王佃章,活了92岁,辞世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他的岁数是当时保岱村里活得最大的老人之一。姥爷晚年跟我娘全家生活在一起,在张家口当医生的我姨姨和在北京当医生的我舅给姥爷寄生活费。

从我记事起,姥爷就是飘着白胡须的一位慈祥老人,背有点驼。姥爷从不跟人生气,总是和颜悦色,他在生产队看果树园。我总是想他这么和蔼,不知能不能看住园子。但是姥爷一直看,还得过“五好社员”的奖状。

听人说,我姥爷解放前当过牲口伢子,就是贩过牲口。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一个肚子疼的外国人,姥爷就用毛驴把他驮回了家。原来这个人是个基督教的传教士。我姥爷救了他以后,他就和我姥爷交上了朋友,并把他的夫人也接到了村里,租住在我姥爷的西正房卖书,传教。我不知他住了多长时间,走的时候他夫妇二人和我姥爷商量,要带走我姨姨去学医,姥爷说服了姥姥,让我姨到了张家口他家一边当保姆,一边靠他们资助念医科专门学校,医院的一名助产士。

当时,我姨和我舅都在读初小。因为我姥爷开明,女孩子读书的在当时的村里只有两个。我姨有了收入后,就把我舅和我娘送到北京去念书,我娘是个聋哑人,读的是聋哑学校,我舅念的是北京医科大学。这在解放前舜都古城保岱乃至涿鹿县的一个农民家庭来说,是很少见的,可见我姥爷是很有远见卓识的。

我姥爷人缘挺好,虽然是独子,没有兄弟姐妹,舅舅又不在身边,但是家里无论有什么活都有人给做,有什么事,也有人跑腿管。这大概因为我姥姥、姥爷爱帮助人,保岱堡里人都很尊敬他们二位,每逢过年,就有人送炸糕、点心等。

我姥爷常说:“人要经过三种教育,那就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当时我很小,也不知姥爷是从课本学来的,还是他的人生经验,反正我爱听他说话。他经常说:“小孩做错事不要打骂,要在他们犯错前先提醒,嘱咐到。”有一次我弟弟拿了个碗,不小心打碎了,我爹就生气骂我弟弟,我姥爷不让骂,他说:“孩子打了碗,心里正害怕,再骂孩子就太伤孩子了,应当在他拿东西时就给他说,要注意拿好,别弄打了。”

我还记得小时候,我大弟弟经常住姥姥家,姥爷就亲自给他做木头手枪、小木头车、冰车。到了我有了儿子也在姥姥家时,我姥爷仍然还亲自动手给孩子做玩具。有一天,我下了班回娘家看孩子,一进院,看见八十多岁的姥爷飘浮着白胡须,一条腿蹬在一条长扳凳上,一条腿站在地上,手拉着锯子的一头,我四岁的儿子坐在地上拉着另一头,一老一少正在锯木头,准备做手抢。可惜那时没有像机,没有留下那幅珍贵的画面。

姥爷经常教育我们要有礼貌,说话要有分寸,不知道的不要乱说。记得有一次,我和弟弟跟我姥爷去北京我舅舅家,我当时14岁,弟弟才11岁,我们也没出过门。可能是火车晚点,我姥爷去问服务员。他是这样问的:“同志,我看见你们门口牌子上写的‘为人民服务’,所以我问问火车是怎么回子事。”服务员也和气的回答了我姥爷。

姥爷爱帮人,也经常叫我们懂的感恩,不要忘记对我们好的人,不要看不起穷人。我记的保岱堡里有个叫阎玉民的,家里六、七口人,不知怎么没房住。我姥爷西正房闲着,就叫他们全家住。一住就是好多年,也不要房钱。因为有这份情义在,现在他家的的孩子对我们都很好,他女儿在城里卖菜,经常还送给我菜。

我想我姥爷活了那么大岁数,与他的善怀是分不开的。

我姨姨的传奇人生

我姨原名叫王尚珍,后来改成王恩香,也是一个慈祥的人,92岁那年离开了我们。我回想起来我姨的一生,真是一个传奇女人。

我姨生在涿鹿县舜都古城保岱乡下,但她念过书,在村里念完了初小。那时,她们班上只有两个女生,而且她俩是好朋友。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农村女孩能有几个念书的?在乡村那真是屈指可数的了。可惜那个同班女生被迫早早嫁了人,心情不好,得了病早早离开了人世。生在那个年代的女人都要裹小脚,可我姨长了能穿37号鞋的脚,因为我姨从小就男孩子气,我姥姥给裹了小脚,她私自放了。后来我母亲也跟着沾了光,也长了个穿36号鞋的脚。姥姥给裹上,我姨给放了。当然,那跟她们有个慈祥开明的父亲也有很大关系,姥爷对此事睁一眼闭一眼。

姥爷给我姨姨与县城里的一家订了娃娃亲,可我姨不愿意,几次拖延婚期。到了17岁那年,我姨跟上传教士夫妇到张家口去学医,医院当了妇科医生,命运有了转折,姥爷也无奈地给退了亲。我姨挣钱了,开阔了眼界,懂得乡下人不读书是没有出路的,就跟我姥爷说要送她弟妹去北京读书。我舅去北京学医,我娘因为是个聋哑人,17岁那年竟有幸去北京聋哑学校念书了,比那些健全的人都有福气。

就这样,我母亲念了两年书,因为打仗,兵荒马乱,世道不安宁,姥爷就把我娘接回了家。我舅仍留在北京医科大学读书。他二人的学费都是我姨给掏。后来,我舅念完了书,有了工作,我姨30岁才考虑自己的婚事,这和农村早婚早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姨姨找了个死了妻子的男医生结了婚,他还带了个孩子。庆幸的是我姨父人性特别好,我姨就是看中了我姨夫的人品。

成了家后,我姨又生了四个儿女,生活并不富裕,仍然一直坚持每个月给我姥爷、姥姥寄钱,每月10元(相当于现在的元左右)。我姨还要管我娘,我娘生我的时候,因为是头胎,我姨不放心,就叫我娘去张家口生。我们也是五个兄妹,生活艰难。我记得我们经常穿姨姨家孩子穿过小了的衣服。而且每逢过节,姨都要给姥爷姥姥多寄五元钱。说是让给我娘的。这五元钱就是我们过节改善生活的全部费用。没有姨的接济,我们就吃不上月饼、点心、肉菜。有时还能做上一件新衣服。

我们姐弟的名字,都是我姨给起的,与村里其他人的名字不一样。她不仅关心我们,连我们的孩子一辈,她老人家也放在心里。姥姥去世后,姨来看姥爷,经常给我的孩子带饼干、营养品。说是我在村里照顾姥爷费心。我姨每次回老家,就要给我姥爷洗脚、洗头、剪指甲、洗衣服、拆洗被子等,回乡仅三天时间,一刻也不闲着,尽力为老人尽孝。

我姨总爱自豪地说,每逢她请假说是要回老家看爹,她工医院的同事们都很羡慕,说王医生你这么大岁数了,还有爹啊。因为我姨是退休后又被返聘的,那时她已经是快古稀之年了。我姨会对同事们说:“我有个好妹子,有一伙外甥都伺候、孝敬着我爹,我老爹享福着呢。”把功劳归功于他们。

我姨走了,我很想她老人家,更多的是敬佩,我们努力效仿着我姨的言行,爱护兄弟姐妹,孝敬老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民族精神。

母亲无声的爱

我母亲离开我们已经18年了,可她的音容笑貌永远伴随在我们身边,我们兄弟姐妹们聚在一起时,都有关于娘的话题。

我娘叫名王丁香,是个舜都保岱村的聋哑人,听姥姥说,娘是在刚开始学说话时得了一场病,好了以后就成聋哑了。可能这也是姥爷愿意我姨和她我舅学医的一个原因。我娘在北京念过两年聋哑学校,而且非常聪明,心灵手巧,慈祥可亲。她给予我们的爱,一点也不比别人家孩子的少,甚至比他们还要多。

小时候,娘会到晚上用手语给我们讲故事,讲她小时候的事。比如,有一次她去打醋,一不小心绊倒了,把醋瓶打了,醋也洒了,不敢回家,就躲到她奶奶家,叫她奶奶送她回家。我姥姥不敢惹婆婆,母亲算过了这一关。娘讲到这儿就笑了,觉得她当初自己很聪明。同时也告诉我们,干啥事要当心,不要眼往东嘴往西的看。她还讲她小时候,有一天晚上吃烧土豆吃的太多了,生了食火,第二天早上眼都被眼眵糊住了,后来用水洗了才能睁开。同时也告诉我们,晚上不要吃太多东西,要不第二天眼就睁不开了,说完也笑,逗得我们跟着笑。

她还给我们讲在聋哑学校时,有个女生掉海里了,那是冬天,捞上来都冰僵了,身体扭曲着,鼻孔里还有小虾,挺恐怖的。叫我们不要随便到河边去玩。冬天也要小心冰窟窿。也讲她念书时有个女生偷吃了包子,结果被发现了,因为她牙齿上沾上了包子馅,同学们都不跟她好了,也告诉我们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要不就没有小伙伴跟玩了。在我的脑海里经常浮现出那么一幅画面,我们坐在炕上的窗底下,有月光的时候也不用点灯,让娘用手语一遍又一遍的讲故事,我们每次都看的很入神。

娘的手也非常巧,每到过年,娘把我们的衣服不是大改小,就是里子翻成面,或者染一下,总是让我们有穿新衣的感觉。娘还会剪窗花,过年时为了省钱,她就自己剪,还给邻居剪。她还从附近缝纫组倒出的垃圾里捡回各种颜色的碎花布,洗干净后给我们缝制各种颜色的布垫子、布娃娃、布猴、布老虎……娘还会画各种花鸟、动物,记得有一次爹从外面弄回好多小木块,都是木匠做活余下的下脚料,母亲就在上面画上十二生肖,让我们边玩边认识,连玩带记。

那个时代家家人口多,收入少,生活都很困苦。能干的女人们就会想方设法地粗粮细做。娘像所有女人一样,用嫩柳芽拦凉菜,虽有些苦涩,但很利口。每当现在吃肉腻了的时候,就会想起娘的那道菜。每逢我们要上山刨药材,或者过儿童节,娘就会用玉米面掺上榆皮面给我们烙薄饼当干粮带,小伙伴们都爱吃。每年端午时,包过粽子的粽叶,娘都不扔掉,洗过后再包给我们吃,一直吃到没有苇子那股香味。娘还会做小点心,那是家里仅有的一点白面,就加上鸡蛋、糖精、苏打做小点心,又香又喧。当然,那是在我生病时,娘才做的。现在虽然生活好了,但是每当想起了娘的那些吃食,还是很香,我们也做不出那种味道。

娘从不随便骂我们,我们做错了,她只会伸出小指示意一下,就样做不对。有时爹骂我们时,她也要阻拦。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天又下着雨,我在家里嫌闷得慌,要到邻居家找小朋友玩。爹不让去,怕病重了。我很难过,娘就安慰我说,要不我去给你借小人书看,我点点头,娘就打着伞穿过两条泥泞的小巷,再下一个很大的石头陡坡,去我的一个大姨家借小人书,大姨家有四个哥哥,小人书很多,我经常借着看。娘回来弄了两裤腿泥,但见我高兴,娘也就很欣慰。我小时爱看课外书,常在拉风箱烧火时利用时间看书,经常把饭烧糊了,爹就生气地骂人,娘就赶紧说她没及时提醒我,并叫我以后注意。

娘也有生气的时候。有一次弟弟拿回来一把生了锈的小刀,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些好
治疗白癜风有那些偏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jiakouzx.com/zjkshj/107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